1. 1
  2. 2

职业卫生考试题库

2022
03/31
11:46
微信公众号

单选题(单选题有且仅有一个答案)

1.在生产中,与生产过程有关而产生的粉尘,称为( )。(A)

A.生产性粉尘  

B.无机性粉尘   

C. 有机性粉尘   

D. 混合性粉尘

2.生产性粉尘的危害程度与( )因素无关。(D)

A.理化性质    

B.生物学作用   

C.防尘措施     

D.地域

3.( )措施是防治尘肺的根本措施。(A)  

A.工程技术      

B.个体防护     

C.教育培训     

D.加大处罚

4.含游离二氧化硅10% 以上的粉尘,称为( )。(A)

A.矽尘        

B.石棉尘      

C.电焊烟尘       

D.铸造尘

5.下列粉尘中,危害最严重的粉尘是()。(D)

A.煤尘        

B.石墨尘      

C.水泥尘       

D.矽尘

6.造船厂、锅炉厂中密闭场所作业的电焊工最易发的职业病是()。(C)

A.铝尘肺      

B.石棉肺      

C.电焊工尘肺     

D.铸工尘肺

7.矽尘导致的职业病称为()。(A)

A.矽肺        

B.石棉肺      

C.电焊工尘肺      

D.其他尘肺 

8.煤矿的采煤工、选煤工、煤炭运输工最易发的职业病为()。(D)

A.矽肺        

B.石棉肺      

C.电焊工尘肺      

D.煤工尘肺

9.尘肺是由于吸入生产性粉尘引起的以肺的()为主的职业病 。(A)

A.纤维化    

B.水质化      

C.硬化    

D.石化

10.为防止有害物质在室内逸散,应优先采取的措施是()。(B)

A.全面通风    

B.局部排风     

C.屋顶通风     

D.个体防护

11.陶瓷生产过程中最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是()。(D)

A.噪声        

B.振动      

C.毒物      

D.粉尘

12.玻璃厂在原料粉碎、筛分、运输配料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矽尘,工人长期吸入高浓度矽尘可引起()。(B)

A.中毒        

B.矽肺       

C.中暑     

D.职业性哮喘

13.靠近声源的场所,采用()措施,通常而言不会取得理想的降噪效果。(A)

A.吸声       

B.隔声      

C.减振      

D.阻尼降噪 

14.车间内噪声源数量较多,而且声源在车间内分布得较为分散时,宜采取()的方式降低噪声。(C) 

A.隔声间       

B.隔声罩      

C.吸声处理     

D.消声器

15.在各种噪声控制工程技术措施中,吸声措施一般可取得()dB的降噪效果。(B)

A.1~3         

B.5~12      

C.12~15       

D.15~20

16.通风除尘是控制()的一种方法。(B)

A.粉尘产生     

B.粉尘产生源      

C.抑制扬尘     

D.粉尘吸入 

17.下列不属于通风除尘系统的组成系统的是()。(D)

A.吸尘罩        

B.除尘器       

C.风管和风机       

D.滤袋 

18.下列不属于全面通风除尘的适用条件的是()。(B)

A.现场粉尘浓度低          

B.现场粉尘浓度高

C.粉尘原点分散            

D.局部通风除尘难以达到效果

19.过滤除尘的优点不包括下列哪些?(A)

A.适于处理高温高湿含尘气体  

B.没有污泥处理  

C.除尘效率高  

D.运行稳定适应性强

20.佩带耳塞是从下列哪种途径控制噪声的危害?(C)

A.对声源进行控制     

B.传播途径的控制     

C.对接收者的保护     

D.吸声

21.车间内墙体布置吸声建筑材料主要是从下列哪种途径控制噪声的危害?(B)

A.对声源进行控制      

B.传播途径的控制     

C.对接收者的保护     

D.阻尼降噪

22.下面哪种不是生产性粉尘的主要来源?(D)

A.固体物料的机械加工       

B.电焊过程中产生的电焊烟尘

C.隧道的爆破               

D.运输物料的洒落

23.综合评价人体接触作业环境热负荷的一个基本参量是( )。(A)

A.WBGT温度           

B.湿球温度

C.黑球温度          

D.干球温度

24.全面通风送、排风口位置不包括有哪一种?(D)

A.下送上排       

B.上送下排       

C.上送上排       

D.下送下排

25.在局部排风装置中,输送空气和空气混合物的是( )。(A)

A.风管         

B.排风罩         

C.风机         

D.净化装置

26.在局部排风装置中,设置在有害物质发生源处,就地捕集和控制有害物质的通风部件是()。(B)

A.风管         

B.排风罩         

C.风机         

D.净化装置

27.在局部排风装置中,作为通风系统中的动力部分是( )。(C)

A.风管         

B.排风罩         

C.风机         

D.净化装置

28.在局部排风装置中,将有毒有害气体或含尘气体净化至符合国家排放标准的装置是()。(D)

A.风管         

B.排风罩         

C.风机         

D.净化装置

29.不可作为吸收有毒有害气体的吸收设备是( )。(D)

A.喷雾塔       

B.填料吸收塔     

C.筛板塔       

D.水塔

30.排风罩的设计原则不包括下列哪种?(D)

A.形式适宜       

B.位置正确       

C.风量适中       

D.高度足够

31.有害气体净化方法中,不能进行废气回收处理的方法是?(C)

A.回收法         

B.冷凝法        

C.催化燃烧法       

D.填料吸收塔吸收

32.《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规定:职业健康检查由(  )承担。(B)

A.人民医院     

B.有资质的职业健康检查机构     

C.社康中心       

D.私立医院

 

33.为有效地开展职业健康监护,每个健康监护体检项目应明确规定健康监护的目标疾病,《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规定健康监护的目标疾病是()。(B)

A.疑似职业病、职业禁忌证           

B.职业病、职业禁忌证

C.职业禁忌证,其他疾病或异常       

D.职业病、疑似职业病

 

34.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统称为( )。(A)

A.职业病危害       

B.职业危害       

C.职业危害因素       

D.职业卫生危害

 

35.生产性粉尘属于哪一种职业病危害因素?(A)

A.化学因素         

B.物理因素         

C.生物因素         

D.放射因素

 

36.下列那种不是尘肺?(C)

A.煤工尘肺     

B.石棉肺     

C.棉尘病     

D.铝尘肺

 

37.可导致白血病的有机溶剂是( )。(D)

A.正己烷       

B.二氯乙烷       

C.三氯乙烯     

D.苯

 

3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  )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B)

A.生产活动           

B.职业活动         

C.劳动活动         

D.工作活动

39.职业病危害因素作用于人体时,所产生的危害与接触剂量(强度)有关,也就是说存在(      )关系。(D)

A.剂量         

B.效应         

C.对应         

D.剂量—效应

 

40.职业性铅中毒仍是我国最常见的慢性中毒,常见于铅矿的开采、烧结和精炼,含铅金属和合金的熔炼,蓄电池制造,印刷业铸字和浇板,电缆包铅,自来水管道、食品罐头及电工仪表元件焊接,修、拆旧船、桥粱、建筑时的焊割等作业。国内以铅熔炼、(      )制造行业发生铅中毒的人数较多。(C)

A.铅矿的开采         

B.印刷业铸字和浇板       

C.蓄电池       

D.建筑时的焊割

 

41.职业健康监护的目标是( )。(B)

A.监视职业病及职业健康损害的发生、发展规律

B.早期发现职业病、职业相关疾病及职业禁忌证

C.评价作业环境与职业危害的关系和危害程度

D.评价预防和干预措施的效果

 

42.用人单位在健康监护中的责任和义务哪项是错误的?(D)

A.用人单位应安排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健康检查

B.用人单位应安排劳动者在岗期间进行定期健康检查

C.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

D.用人单位可以不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43.应进行上岗前检查的是( )。(D)

A.即将从事需要开展强制性职业健康监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的新录用人员

B.变更工作岗位、工作内容人员

C.因各种原因较长时期脱离工作又重新返回工作岗位的人员

D.以上都是

 

44.根据《职业病防治法》规定,( )应当建立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C)

A.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     

B.卫生行政部门     

C.用人单位     

D.医疗卫生机构

 

45. 职业病指( )。(D)

A.劳动者在工作中所患的疾病      

B.工人在职业活动中引起的疾病

C.工人在劳动过程中因接触粉尘、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疾病  

D.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46.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    )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统称职业病危害因素。(C)

A. 粉尘、物理、化学因素             

B. 粉尘、物理、放射

C. 物理、化学因素、生物因素         

D. 粉尘、物理、生物因素

 

47.职业健康检查应当包括( )。(D)

A.上岗前                     

B.在岗期间

C.离岗时和应急的健康检查     

D.上岗前 、在岗期间、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

 

48.用人单位不得安排(  )的女职工从事对本人和胎儿、婴儿有危害的作业。(D)

A.月经期       

B.婚期         

C. 孕期       

D. 孕期、哺乳期

 

49.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 )本人的健康档案。(C)

A.有权索取     

B.无权索取     

C.有权要求复印     

D.无权要求复印

 

50.可引起腹绞痛的化学物是( )。(B)

A.碘甲烷       

B.铅         

C.苯       

D.氯丙烯

 

51.2013年12月23日,国家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安全监管总局、全国总工会4部门联合印发《职业病分类和目录》。该《分类和目录》将职业病分为10大类(  )种。(C)

A.130       

B.131       

C.132       

D.133

 

52.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的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监护是(   )的职责。(B)

A.劳动者       

B.用人单位       

C.职业健康监护机构       

D.卫生行政部门

 

53.如最后一次在岗期间的健康检查是在离岗前的(  )日内,可视为离岗时检查。(C)

A.30       

B.60       

C.90       

D.120

 

54.正己烷的健康检查周期为( )。(A)

A.1年       

B.半年     

C.2年     

D.3年

 

55.苯(接触工业甲苯、二甲苯参照执行)的健康检查周期为( )。(A)

A.1年       

B.半年     

C.2年     

D.3年

 

56.三氯乙烯的健康检查周期为( )。(C)

A.1年       

B.半年     

C.2年     

D.3年

 

57.劳动者接触矽尘超过国家卫生标准,健康检查周期为( )。(A)

A.1年       

B.半年     

C.2年     

D.3年

 

58.劳动者接触矽尘浓度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健康检查周期为( )。(C)

A.1年       

B.半年     

C.2年     

D.3年

 

59.噪声(85dB(A)以上)的健康检查周期为()。(A)

A.1年       

B.半年       

C.2年       

D.3年

 

60.振动的健康检查周期为( )。(C)

A.1年       

B.半年       

C.2年       

D.3年

 

61.高温的健康检查周期为( )。(A)

A.1年       

B.半年       

C.2年       

D.3年

 

62.电工作业的健康检查周期为( )。(C)

A.1年       

B.半年       

C.2年       

D.3年

 

63.《职业病分类和目录》中,苯所致白血病属于( )。(B)

A.职业性化学中毒       

B.职业性肿瘤       

C.职业性皮肤病     

D.其他职业病

 

64.《职业病分类和目录》中,手臂振动病属于( )。(A)

A.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     

B.职业性肿瘤     

C.职业性皮肤病     

D.其他职业病

 

65.《职业病分类和目录》中,噪声聋属于( )。(C)

A.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     

B.职业性肿瘤   

C.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   

D.其他职业病

 

66.《职业病分类和目录》中,铅及其化合物中毒属于( )。(A)

A.职业性化学中毒       

B.职业性肿瘤       

C.职业性皮肤病       

D.其他职业病

 

67.我国第一部与劳动卫生有关的国家标准是( )。(B)

A.《尘肺病诊断标准》                 

B.《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C.《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D.《职业卫生名词术语》

 

68.职业卫生强制性标准的代号为( )。(D)

A.GB           

B.GB/T         

C.GBZ/T         

D.GBZ

 

69.经口中毒患者,毒物进入消化道后,多长时间内均应洗胃?(C)

A.2小时       

B.4小时       

C.6小时       

D.8小时

 

70.毒物是否引起中毒,以及中毒的严重程度是由下列哪项因素决定的?(D)

A.毒物的种类               

B.人体接触毒物的途径

C.人体接触毒物的时间       

D.毒物在机体内剂量的水平

 

71.粉尘的峰浓度最多不超过的倍数是( )。(D)

A.1         

B.2         

C.3       

D.5

 

72.从事使用有毒物品作业的用人单位,其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应当符合()。(A)

A.国家标准       

B.行业标准       

C.地方标准       

D.国际标准

 

73.工作场所三氯乙烯的PC-TWA接触限值为()。(C)

A.20         

B.25         

C.30         

D.35

 

74.适用于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劳动者的职业健康监护的是( )。(C)

A.《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B.《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

C.《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         

D.《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

 

75.粉尘的游离SiO2含量为68%,该粉尘总尘的PC-TWA限值为( )。(D)

A. 1           

B. 0.9         

C. 0.8         

D. 0.7

 

76.以下哪项标准是国家强制执行的?(A)

A.国家标准         

B.行业标准         

C.地方标准       

D.企业标准

 

77.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指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    )小时工作日、40小时工作周的平均容许接触水平。(C)

A.6         

B.7       

C.8         

D.9

 

78.对突发化学品中毒导致呼吸、心搏骤停的患者进行现场心肺复苏时,最重要的措施是()。(B)

A.电击除颤         

B.心脏按压         

C.畅通气道         

D.建立静脉通道

 

79.苯,毒性较高,是一种(   )物质。(C)

A.致畸         

B.致残         

C.致癌         

D.致病

 

80.职业活动中,苯主要以蒸汽形态主要由(    )进入人体。(A)

A.呼吸道       

B.皮肤       

C.消化道       

D.其他

 

81.工业用的甲苯、二甲苯中往往含有(   )。(B)

A.天那水       

B.苯         

C.甲醇         

D.乙醇

 

82.苯引起的白血病类型常以(   )多见。(A)

A.急性型       

B.慢性型     

C.亚急性     

D.迟发型

 

83.三氯乙烯具有优良的脱脂和挥发性能,广泛应用于电子、五金等行业的(    )工艺,如清洗表带、线路板、不锈钢五金件等。(D)

A.粘合           

B.焊锡         

C.印刷         

D.清洁

 

84.三氯乙烯敏感者,接触(   )左右,一般会出现先发热、后出皮疹和肝损害等症状。(A)

A.20天         

B.3个月         

C.一年         

D.半年

 

85.职业性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患者接触三氯乙烯的量与病情之间,存在什么关系?(C)

A.有明显数量-效应关系         

B.有明显剂量-反应关系   

C.没有明显剂量-反应关系       

D.没有明显数量-效应关系

 

86.一劳动者从事“洗板水”清洗线路板工作约20天后发现皮肤瘙痒、皮疹等不适,数天后全身皮疹,皮肤、巩膜黄染,尿液呈红色,考虑诊断为(  )。(C)

A.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         

B.职业性慢性苯中毒  

C.职业性三氯乙烯药疹皮炎       

D.职业性急性1,2-二氯乙烷中毒

 

87.发病存在个体差异性,同工种、同样环境下仅个别发病的是(   )职业病危害因素。(C)

A.正己烷         

B.苯         

C.三氯乙烯         

D.甲苯

 

88.商品名为白电油、开油水、抹机水的化学品,主要成分是( )。(C)

A.苯           

B.1,2-二氯乙烷         

C.正己烷       

D.三氯乙烯

 

89.(   )常用于印刷、电子、五金等行业的清洗工作,如清洗印刷机械、手机等液晶显示屏。(C)

A.苯         

B.甲苯         

C.正己烷         

D.二氯乙烷

 

90.长时间、低浓度接触正己烷可引起(     )。(C)

A.剥脱性皮炎       

B.哮喘       

C.多发性周围神经病       

D.多形红斑

 

91.长时间、低浓度接触正己烷引起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初期以感觉障碍为主,继而出现(    )。(B)

A.听觉障碍       

B.运动障碍       

C.味觉障碍       

D.发音障碍

 

92.出现手足麻木、两腿酸软无力、行走困难、容易摔倒,严重者四肢远端肌肉明显萎缩,影响运动功能,怀疑可能是(   )中毒。(C)

A.三氯乙烯       

B.苯       

C.正己烷       

D.二氯乙烷

 

93.中度和重度正己烷中毒治愈后(    )从事接触正己烷以及其他可引起周围神经损害的工作。(A)

A.不宜         

B.可以         

C.根据身体情况而定       

D.无所谓

 

94.1,2-二氯乙烷毒性为(   )。(C)

A.主要损害手神经       

B.主要损害脚神经         

C.大脑中枢神经        

D.面神经

 

95.1,2-二氯乙烷可抑制(    )、刺激胃肠道和引起肝、肾和肾上腺损害。(B)

A.消化系统       

B.中枢神经系统     

C.周围神经系统       

D.运动器官

 

96.ABS514胶、3435胶、快干胶等可能含有(  )高毒成分。(A)

A.1,2-二氯乙烷       

B.正己烷       

C.乙酸乙酯       

D.丙酮

 

97.2011年底至2012年初,广州发生多起的“毒胶水”职业中毒事件中,“毒胶水”的主要成分是(  )。(D)

A.苯         

B.三氯乙烯         

C.正己烷         

D.1,2-二氯乙烷

 

98.焊锡、蓄电池焊接、铅板制板等生产工艺存在(   )职业危害。(D)

A.苯       

B.锡       

C.铬       

D.铅

 

99.铅中毒可用(  )进行驱铅治疗。(C)

A.活性炭     

B.硫代硫酸钠       

C.金属络合剂       

D.阿托品

 

100.(  )职业性铅中毒治愈后必须调离铅作业岗位。(A)

A.重度       

B.轻度       

C.中度       

D.其他

101.( )中毒可能与麻痹性肠梗阻、急性胰腺炎、胆囊炎、胆管蛔虫症、肠系膜淋巴结炎等难以辨别,导致误诊。(B)

A.苯 

B.铅 

C.正己烷

D.三氯乙烯

 

102.粉尘的( )是决定粉尘生物学作用的主要因素。(B)

A.粒径

B.化学组成 

C.浓度 

D.多少

 

103.矿物粉尘致肺纤维化能力的强弱,主要决定于粉尘中( )的含量,含量越高,其致纤维化的作用越强,病变越快。(C)

A.矿物 

B.纤维 

C.游离二氧化硅 

D.结合二氧化硅

 

104.早期矽肺往往没有任何自觉症状,随着病情的进展,逐渐出现以( )症状为主的临床表现。(D)

A.末梢循环障碍 

B.神经系统 

C.消化道 

D.呼吸道

 

105.噪声作业:存在有损听力、有害健康或有其他危害的声音,且8h/d或40h/周噪声暴露A声级( )dB的作业。(B)

A.大于80

B.≥80

C.≥90

D.≥85

 

106.职业性噪声聋的诊断依据,根据连续( )年以上的职业性噪声作业史。(C)

A.1 

B.2 

C.3

D.4

 

107.根据职业性噪声聋的诊断标准GBZ 49-2014,噪声聋患者( )噪声作业岗位。(A)

A.均应调离 

B.轻度可不调离 

C.重度必须调离,轻度、中度不用 

D.中度可不调离

 

108.( )是手臂振动病的典型表现,局限于手指末端,随病情发展到全手指变白,发作时间一般5-10min,最长可达30min。(B)

A.感觉障碍 

B.白指发作

C.手麻 

D.手痛

 

109.白指发作特点是( ),局限于手指末端,随病情发展到全手指变白,发作时间一般5-10min,最长可达30min。(C)

A.一过性和持续性 

B.持续性和间断性 

C.一过性和时相性

D.间断性和时相性

 

110.职业性手臂振动病的诊断根据( )年以上手传振动作业的职业史,以手部末梢循环障碍、手臂神经功能障碍和(或)骨关节肌肉损伤为主的临床表现。(A)

A.1

B.2

C.3 

D.4

 

111.常见于“三氯水”、“洗板水”的成分是( )。(A)

A.三氯乙烯 

B.正己烷 

C.苯 

D.甲苯

 

112.三氯乙烯主要对中枢神经系统有( )作用。(C)

A.其他 

B.兴奋 

C.麻醉

D.刺激

 

113.急性1,2-二氯乙烷中毒以防治( )为重点,积极治疗脑水肿、降低颅内压。(B)

A.运动障碍

B.中毒性脑病

C.呼吸系统

D.神经系统

 

114.出现牙龈边缘蓝黑色线带的是( )所致的中毒。(C)

A.苯

B.锡 

C.铅

D.锌

 

115.矽肺病人常见的首发症状是( )。(B)

A.胸闷

B.气短 

C.胸痛

D.咯血

 

116.尘肺病的诊断主要依靠( )。(D)

A.胸部CT 

B.病理检查

C.普通高质量X射线后前位胸片 

D.高千伏X射线后前位胸片

 

117.职业性噪声聋为纯音测听为( )。(C)

A.外伤性聋 

B.听神经病 

C.感音神经性聋 

D.中毒性聋

 

118.一印刷作业工人出现头痛、头昏、失眠、记忆力减退、月经过多、牙龈出血等症状,怀疑与工作有关,可能是( )中毒。(B)

A.正己烷

B.苯

C.甲苯 

D.铅

 

119.个人防护用品:指为使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 )职业危害事故而提供的个人随身穿(佩)戴的用品。(B)

A.发生 

B.免遭或减轻 

C.免除 

D.导致

 

120.个人防护用品按照防护部位分为头部防护用品、呼吸防护用品、眼面部防护用品、()防护用品、手部防护用品、足部防护用品等。(D)

A.耳朵

B.听力

C.感官 

D.听觉器官

 

121.( )是保护劳动者健康最为重要的个人防护用品,其按防护方法可分为过滤式和隔绝式两类。(B)

A.头部防护用品 

B.呼吸防护用品 

C.手部防护用品

D.足部防护用品

 

122.职业病防护用品采购( )应及时存放至职业卫生档案中。(C)

A.物品清单 

B.发票原件 

C.发票复印件 

D.发票存根

 

123.下列属于油性颗粒物的是( )。(D)

A.煤尘

B.矽尘 

C.水泥尘 

D.沥青烟

 

124.听觉器官防护用品主要有( )、耳罩和防噪声帽盔三大类。(A)

A.耳塞 

B.棉塞 

C.木塞 

D.布塞

 

125.指定防护因数APF是在个人防护设备行业,用于界定呼吸类产品( )的一个重要指标。即一种或一类适宜功能的呼吸防护装备,在适合使用者佩戴且正确使用的前提下,预期能将空气污染物浓度降低的倍数值。(B)

A.质量等级

B.防护等级 

C.品质等级 

D.量化等级

 

126.常见的产生紫外线危害作业有金属制品的金属材料切割工序、金属表面处理及热处理的等离子喷涂与电喷涂工序、机械工业的手工电弧焊、气体保护焊、氩弧焊、电渣焊、碳弧气刨和气割作业。由于紫外线穿透力小,因此,接触紫外线作业人员的重点防护部位为( )部。(C)

A.头面

B.鼻面 

C.眼睛和面

D.口面

 

127.噪声强度在( )的场所,可以不使用个人防护用品。(A)

A.80分贝以下 

B.85分贝以下 

C.80分贝以上 

D.85分贝以上

 

128.手持振动机械立姿作业应配备的防护用品:耳塞;耳罩;防振手套;建议配备的防护用品:( )。(B)

A.防振垫 

B.防振鞋 

C.防振服

D.防振帽

 

129.某作业场所清洗岗位正己烷浓度为270mg/m3,正己烷国家标准为100mg/m3,则适合该清洗岗位使用的口罩类型是()。(B)

A.纱布口罩

B.自吸过滤式半面罩

C.自吸过滤式全面罩

D.送风过滤式半面罩

 

130.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D)

A.防毒面具以及滤毒盒均可以长期重复使用。

B.防毒面具配套的滤毒盒适合各种毒物污染的场所。

C.滤毒盒没有失效日期,可以长期保存。

D.防毒面具在佩戴时需要进行气密性检验。

 

131.甲劳动者在某柴油机生产企业工作,负责柴油机运行的巡检工作,适合该劳动者在巡检过程中使用的口罩类型是( )。(A)

A.KP95

B.棉纱口罩

C.KN95

D.活性炭口罩

 

132.甲劳动者在某石材加工作坊工作,负责大理石材的切割打磨工作,适合该劳动者在切割打磨过程中使用的口罩类型是( )。(C)

A.KP95

B.棉纱口罩

C.KN95

D.活性炭口罩

 

13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当您戴好耳塞后大声说话,您的声音听起来有些空洞,您周围的声音将变小。

 

B.经常检查耳塞是否佩戴良好,如有必要,请离开噪声区域重新佩戴,否则您得不到正确的听力保护。

C.轻轻的往外拉耳塞,它不应该轻易移动。如果耳塞被轻易拉出,请重新按正确方法佩戴耳塞,耳塞的三分之一部分应在耳道外。

D.每种耳塞的尺寸以及形状不相同,请选择正确的产品。确保您得到听力保护及舒适的耳塞佩戴效果。

 

134.某喷砂岗位总尘(12%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矽尘)监测结果为45mg/m3,其国家职业接触限值为1 mg/m3,适合该岗位劳动者使用的呼吸防护用品是( )。(D)

A.随弃式N95防尘口罩 

B.活性炭口罩

C.自吸过滤式半面罩配N95系列滤尘棉

D.自吸过滤式全面罩配N95系列滤尘棉

 

135.某作业场所劳动者需要称量乙酸丁酯和铁氧体粉,并将两者搅拌混合。现场检测显示两者均超标1倍,最适合该劳动者在作业时使用的呼吸防护用品是( )。(B)

A.随弃式N95系列防尘口罩

B.自吸过滤式半面罩配防尘防毒双重防护滤盒

C.自吸过滤式全面罩配防尘防毒双重防护滤盒

D.自吸过滤式全面罩配N95系列滤尘棉

 

136.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报警装置,配置现场急救用品,冲洗设备,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B)

A.消防设施 

B.泄险区 

C.隔离墙 

D.救护设施

 

137.突发性化学物中毒事件减少伤亡、降低损失的关键是( )。(A)

A.作好应急救援预案和准备

B.对症治疗 

C.及时报告 

D.掩盖事实

 

138.群发性化学物中毒事件申请救援至关重要的步骤是( )。(C)

A.作好应急救援预案和准备 

B.对症治疗

C.及时报告

D.掩盖事实

 

139.应急处理组到达化学中毒事故现场后的首要工作是( )。(B)

A.控制事故现场

B.向指挥部报到

C.现场调查 

D.检测事故现场毒物

 

140.下列哪个物质为致癌物。(A)

A.苯 

B.甲苯 

C.二甲苯

D.三甲苯

 

141.存在或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作业岗位、设备、设施,应当按照( )的规定,在醒目位置设置图形、警示线、警示语句等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当载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和应急处置措施等内容。(D)

A.《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

B.《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D.《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142.存在或产生高毒物品的作业岗位,应当按照( )(GBZ/T203)的规定,在醒目位置设置高毒物品告知卡,告知卡应当载明高毒物品的名称、理化特性、健康危害、防护措施及应急处理等告知内容与警示标识。(B)

A.《高毒物品目录》 

B.《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规范》

C.《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

D.《高毒物品作业职业病危害防护实用指南》

 

143.在可能突然泄漏或者逸出大量有害物质的密闭或者半密闭工作场所,用人单位应当安装事故通风装置以及与事故排风系统相连锁的泄漏()。(A)

A.报警装置 

B.检测装置

C.探测装置

D.感应装置

 

144.应急预案演练组织单位应对应急预案演练效果进行( ),撰写应急预案演练评估报告,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对应急预案提出修订意见。( A)

A.评估 

B.评审 

C.评价 

D.评定

 

145.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后,应该向( )方向疏散。(B)

A.下风 

B.上风 

C.顺风 

D.原地

 

146.当你发现突然有大量毒气散发时,应迅速戴上适合的( )。(A)

A.防毒面具

B.眼镜 

C.手套

D.口罩

 

147.应设置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的工作地点,宜采用固定式,当不具备设置固定式的条件时,应配置()。(A)

A.便携式检测报警仪

B.个人报警仪

C.辐射报警仪

D.气体检测仪

 

148.毒物报警值应根据有毒气体毒性和现场实际情况至少设警报值和高报值。预报值为MAC或PC-STEL的( )。(C)

A.1/3 

B.1/4

C.1/2 

D.1/5

 

149.急救用品的配置应根据现场防护的需要,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考虑生产条件、化学物质的理化性质和用量。急救用品应存放在车间内或临近车间的地方,一旦发生事故.应保证在( )秒内能够获取。(B)

A.5

B.10

C.15 

D.20

 

150.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配置冲洗设备其中冲洗设备主要指( )、流动水龙头以及冲淋设备。(D)

A.冲鼻器 

B.清洗剂 

C.吸尘器

D.冲眼器

151.事故通风的风量宜根据工艺设计要求通过计算确定,但换气次数不宜<()次/h。(A)

A.12

B.15

C.18

D.20

 

152.属于单纯窒息性气体的有( )。(A)

A.二氧化碳

B.一氧化碳

C.硫化氢

D.氰化物

 

153.下列属于刺激性气体的是( )。(C)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硫

D.氧气

 

154.预防苯中毒的根本性措施是( )。(A) 

A.改革生产工艺,以无毒或低毒物质代替苯

B.作业环境定期监测 

C.通风排毒 

D.实施就业前和定期体检

 

155.急性苯中毒主要表现为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而慢性中毒主要为()系统的损害。(C)

A.呼吸系统

B.消化系统

C.造血系统

D.泌尿系统

 

156.在生产过程中,控制尘毒危害的最重要的方法是()。(A)

A.生产过程密闭化

B.通风

C.发放保健食品

D.加强抽风

 

157.评价毒物急性毒性大小最重要的参数,也是对不同毒物进行急性毒性分级的基础标准是()。(D)

A.最小致死剂量

B.最大耐受剂量

C.绝对致死剂量

D.半数致死剂量

 

158.化学物中毒的特点哪一条是不正确的?(C)。

A.化学物中毒是一种全身损害性疾病。

B.不同的毒物中毒可有不同的靶器官。

C.凡是多系统、多器管损害就是中毒。

D.在同一环境中,同时或短时间内相继发生的类似综合症,要想到中毒的可能

 

159.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被诊断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几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A)

A.30日内

B.60日内

C.1年内

D.15日内

 

160.用人单位未按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时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C)

A.30日内

B.60日内

C.1年内

D.15日内

 

161.下列( )项,不是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时候应该提交的资料?(D)

A.工伤认定申请表

B.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

C.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D.职工所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报告

 

162.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认为是工伤,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的,由()承担举证责任。(C)

A.监管部门

B.职工

C.用人单位

D.职工近亲属

 

163.以下哪种情形不能认定工伤的情形?(A)

A.醉酒或者吸毒的

B.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C.患职业病的

D.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164.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的劳动合同,应当载明有关保障从业人员劳动安全、防止职业危害的事项,以及依法为从业人员办理( )的事项。(C)

A.人身保险

B.第三方责任险

C.工伤保险

D.安全生产责任保险

 

165.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有权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B)

A.举报

B.建议

C.意见

D.批评和意见

 

166.劳动者有下列( )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D)

A. 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B. 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C. 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

D. 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167.劳动者有下列( )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D)

A. 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B. 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C. 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D. 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168.有下列哪种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A)

A. 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B. 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C. 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D. 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169.职工因下列( )情形之一导致本人在工作中伤亡的,可认定为工伤。(B)

A.故意犯罪

B.患职业病

C.醉酒或者吸毒

D.自残或者自杀

 

170.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有权索取( ),用人单位应如实、无偿提供,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A)

A.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

B.职业卫生“三同时”档案复印件

C.他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

D.职业卫生宣传培训档案复印件

 

171.可能释放高毒、剧毒气体的作业场所,或可能大量释放或容易聚集的其他有毒气体的工作场所应设置检测报警点,一般设在常年主导风向的()位置。(B)

A.上风向

B.下风向

C.南方向

D.随意

 

172.现场急救用品应存放在车间内或临近车间的地方,一旦发生事故,应保证在()秒内能够获取。(C)

A.60

B.20

C.10

D.100

 

173.《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2003)规定,在有毒作业场所设置相应的和( )。(D)

A.告知栏、警示说明

B.警示标识、警示说明

C.告知卡、警告说明

D.警示标识、中文警示说明

 

174.《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危害防护规范》(GBZT205-2007),要求从事井下、管道、地窖、船舱、油箱、油罐检修等密闭空间作业的用人单位,需要有专人对密闭空间进行检测:包括、和。(D)

A.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氢

B.一氧化碳、氧化氮、硫化氢

C.二氧化碳、氧化氮、硫化氢

D.测氧、测爆、测有毒气体

175.高温作业是指有高气温、或有强烈的热辐射、或伴有高气湿(相对湿度≥80%RH)相结合的异常作业条件、湿球黑球温度指数(WBGT指数)超过( )的作业。(B)

A.35

B.规定限值

C.32

D.37

 

176.重症中暑,是中暑中情况最严重的一种,如不及时救治将会危急生命。重症中暑可分为、和 三种类型。( C )

A.热射病、热痉挛和猝死

B.热射病、热衰竭和猝死

C.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

D.热痉挛、热衰竭和猝死

 

177.采取集中空调系统的车间,其换气量除满足稀释有毒有害气体需要量,保持冷、热调节外,系统的新风量不应低于()m3/h·人。( A )

A.30

B.20

C.10

D.25

 

178.疑似职业病病人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A)

A.不得

B.可以

C.经领导批准可以

D.经本人同意可以

 

179.可能突然逸出大量有害物质或易造成急性中毒或易燃易爆的化学物质的作业场所,换气次数应不少于()。(A)

A.12次/h

B.10次/h

C.8次/h

D.18次/h

 

180.粉尘、毒物的发生源如布置在多层建筑物内时,逸散有害气体的生产过程应布置在建筑物的()。(C)

A.下层

B.中间层

C.上层

D.都可以

 

181.《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规范》(GBZ/T203)要求,高毒物品作业岗位应设置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卡,其内容应包括( )。( D )

A.高毒物品名称与理化特性

B. 应急处理与警示标识

C.健康危害与防护措施

D. 以上都对

 

182.雨后,李某要进入自家的地窖翻看粮食,他最需要警惕()中毒。( A )

A.二氧化碳

B.一氧化碳

C.硫化氢

D.氰化氢

 

183.某黄金冶炼公司在处理尾矿废液过程中,发生有毒HCN外溢事故,造成人员中毒。已知HCN是一种无色剧毒气体,遇皮肤或通过呼吸道吸入均会造成严重的中毒或死亡,HCN遇明火或强灯光均会易燃或易爆。它的水溶液是一种极弱的易挥发酸,结合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你认为错误的是( )。(C)

A.为了防止冶金络合剂氰化钠产生HCN,废液排放前应加入足量石灰和漂白粉

B.检查HCN外溢时,必须穿特制防护服,并用特制的手电筒

C.河水有自净能力,冶金废水可直接排放到河流中进行稀释、降解

D.实验室配制氰化钠溶液时,最好在通风橱中进行

 

184.生产、使用有毒物品工作场所应当设置黄色区域警示线。生产、使用高毒、剧毒品工作场所应当设置()区域警示线。(C)

A.黑色

B.白色

C.红色

D.橙色

 

185.工作场所内存在多个产生相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岗位的,临近的作业岗位警示标识、中文警示说明和告知卡()。(B)

A.不能共用

B.可以共用

C.部分共用

D.必须共用

 

186.有触电危险的工作场所使用警示标识应使用()材料。(B)

A.铝制

B.绝缘

C.铁质

D.纸质

 

187.多个警示标识在一起设置时,应按( )类型的顺序,先左后右、先上后下排列。(A)

A.禁止、警告、指令、提示

B.警告、禁止、指令、提示

C.禁止、指令、警告、提示

D.禁止、警告、提示、指令

 

188.公告栏中公告内容发生变动后应及时更新,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应在收到检测报告之日起()日内更新。(B)

A.15

B.7

C.5

D.3

 

189.告知卡和警示标识应至少每( )检查一次,发现有破损、变形、变色、图形符号脱落、亮度老化等影响使用的问题时应及时修整或更换。(C)

A.一个月

B.三个月

C.半年

D.一年

 

190.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应当在工作场所及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或设备()附近的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A)

A.入口处

B.休息区

C.操作台

D.通道

 

191.主要负责人、职业卫生管理人员未接受职业卫生培训的,可被处罚款()。(C)

A.两千至一万

B.五千至一万

C.五千至两万

D.一万至两万

 

192.劳动者在履行劳动合同期间因工作岗位或者工作内容变更,从事与所订立劳动合同中未告知的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时,用人单位应当()。 (A)

A.向劳动者履行如实告知的义务,并协商变更原劳动合同相关条款

B.口头告知劳动者 

C.岗位公共告知劳动者  

D.培训中告知劳动者

 

193.警示线设在生产、使用有毒物品的车间周围外缘不少于30 cm处,警示线宽度不少于( )cm。(A)

A.10

B.20

C.30

D.40

 

194.维护和检修装置时产生或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应在()设置相应的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B)

A.附近

B.工作区域

C.醒目位置

D.过道

 

195.下列哪些属于职业性眼病?(B)

A.红眼病

B.白内障

C.色盲

D.细菌性眼炎

 

196.下列哪种属于职业性肿瘤?(A)

A.苯所致白血病

B.脑癌

C.胃癌

D.尿毒症

 

197.职业病目录分为( )。(B)

A.9大类118种

B.10大类132种

C.10大类118种

D.9大类132种

 

198.在确认劳动者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时,当事人对劳动关系、工种、工作岗位或者在岗时间有争议的,职业病诊断机构应当告知当事人依法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的()部门申请仲裁。(B)

A.卫生行政部门

B.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

C.社保管理部门

D.安全生产管理部门

 

199.职业病诊断机构进行职业病诊断时,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所在的用人单位提供其掌握的《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的职业病诊断资料,用人单位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的()日内如实提供。(A)

A.10

B.7

C.15

D.30

 

200.当事人对职业病诊断机构作出的职业病诊断结论有异议的,可以在接到职业病诊断证明书之日起()日内,向职业病诊断机构所在地设区的市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鉴定。(D)

A.10

B.15

C.20

D.30

 

201.当事人对设区的市级职业病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接到鉴定书之日起()日内,向原鉴定组织所在地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再鉴定。(B)

A.10

B.15

C.20

D.30

 

202.高温天气是指县级以上气象主管部门所属气象台站发布的日最高气温达到( )的天气。(A)

A.35℃以上

B.36℃以上

C.37℃以上

D.38℃以上

 

203.用人单位采取降温措施,使作业场所温度( ),以及因行业特点不能停工或者因生产、人身财产安全和公众利益需要紧急处理的,不适用《广东省高温天气劳动保护办法》第九条规定。(B)

A.低于34℃的(不含34℃)

B.低于35℃的(不含35℃)

C.低于36℃的(不含36℃)

D.低于37℃的(不含37℃)

 

204.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怀孕的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在35℃以上的高温天气露天工作及温度在( )的作业场所工作。(B)

A.32℃以上

B.33℃以上

C.34℃以上

D.35℃以上

 

205.用人单位不得因高温天气停止工作、缩短工作时间而扣除或者降低劳动者工资。每年6月至10月期间,劳动者从事露天岗位工作以及用人单位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作业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不含33℃),用人单位应当按月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所需费用在()中列支。(B)

A.企业工会费

B.企业成本费

C.工人工资

D.企业所得税

 

206.用人单位应当在高温天气期间配备( )。劳动者出现中暑时,应当立即采取救助措施;病情严重的,应当立即送医院治疗。(A)

A.常用防暑药品

B.必备降温措施

C.应急救助药品

D.清凉饮料

 

207.当事人对职业病诊断有异议的,可以向( )申请鉴定。(B)

A.原诊断机构 

B. 原诊断机构所在地市级卫生行政部门

C.诊断机构所在地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D.上级医院

 

208.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制度,每年至少委托具备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其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作场所进行()。( C )

A.两次次全面检测

B.不定期检测工作

C.一次全面检测

D.三次全面检测

 

209.用人单位在收到定期检测报告后()之内,应当将定期检测结果向所在地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部门报告。(A)

A.1个月

B.2个月

C.15日

D.7日

 

210.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超过( )的,用人单位应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有效的整改方案,立即进行整改。整改落实情况应有明确的记录并存入职业卫生档案备查。(C)

A.国家标准

B.国际标准

C.国家职业卫生接触限值

D.企业标准

 

211.用人单位未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普及职业卫生知识,督促劳动者遵守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规章、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操作规程的,处罚款()。(C)

A.五千至一万

B.一万至五万

C.十万以下

D.五万至十万

 

212.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部门应在收到申报材料后()个工作日之内,出具《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回执》。(A)

A.5

B.15

C.20

D.30

 

213.职业病危害( )的建设项目,其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未经审查或审查不合格的,不得施工。(A)

A.严重

B.一般

C.较重

D.特别严重

 

214.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经( )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A)

A.上岗前

B.在岗期间

C.离岗时

D.应急健康检查

 

215.对未进行( )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不得解除或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C)

A.上岗前

B.在岗期间

C.离岗时

D.应急健康检查

 

216.职业病诊断机构在进行职业病诊断时,应当组织()名以上取得职业病诊断资格的执业医师进行集体诊断。(B)

A.2

B.3

C.5

D.6

 

217.( )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的鉴定为最终鉴定。(B)

A.市级

B.省级

C.国家级

D.县级

 

218.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组成人数为( )人以上单数。(B)

A.3

B.5

C.7

D.9

 

219.在我国,( )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长期反复接触对机体不引起急性或慢性有害健康影响的容许接触水平”。(C)

A.平均浓度

B.超限倍数

C.职业接触限值

D.阈限值

 

220.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劳动者超过( )人的,应当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劳动者在()人以下的,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B)

A.50,50

B.100,100

C.150,150

D.200,200

 

221.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应当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职业卫生知识和管理能力,并接受()。(A)

A.职业卫生培训

B.职业卫生监护

C.职业卫生监测

D.职业卫生考核

 

222.因变更工艺、技术、设备、材料,或者岗位调整导致劳动者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发生变化的,用人单位应当重新对劳动者进行()的职业卫生培训。(A)

A.上岗前

B.在岗期间

C.离岗时

D.应急

 

223.用人单位工作场所存在职业病目录所列职业病的危害因素的,应当按照()的规定,及时、如实向所在地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部门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D)

A.《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

B.《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C.《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D.《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

 

224.新建、改建、扩建的工程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单位应当按照()的规定,向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部门申请备案、审核、审查和竣工验收。(B)

A.《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

B.《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D.《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

 

225.存在或者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作业岗位、设备、设施,应当按照()(GBZ158)的规定,在醒目位置设置图形、警示线、警示语句等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当载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和应急处置措施等内容。(D)

A.《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

B.《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D.《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226.存在或产生高毒物品的作业岗位,应当按照()(GBZ/T203)的规定,在醒目位置设置高毒物品告知卡,告知卡应当载明高毒物品的名称、理化特性、健康危害、防护措施及应急处理等告知内容与警示标识。(B)

A.《高毒物品目录》

B.《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规范》

C.《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

D.《高毒物品作业职业病危害防护实用指南》

 

227.在可能突然泄漏或者逸出大量有害物质的密闭或者半密闭工作场所,用人单位应当安装事故通风装置以及与事故排风系统相连锁的泄漏()。(A)

A.报警装置

B.检测装置

C.探测装置

D.感应装置

 

228.生产、销售、使用、贮存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场所,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明显的()。(B)

A.警告性标志

B.放射性标志

C.指示性标志

D.安全性标志

 

229.职业病危害严重的用人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C)

A.一年

B.两年

C.三年

D.四年

 

230.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的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承担。(D)

A.劳动者

B.医疗保险

C.社会保险

D.用人单位

 

231.用人单位应当按照( )的规定,为劳动者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按照规定的期限妥善保存。(A)

A.《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

B.《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

C.《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

D.《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

 

232.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职业卫生管理人员未接受职业卫生培训的,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并处()的罚款。(A)

A.5千元以上2万元以下

B.6千元以上2万元以下

C.5千元以上3万元以下

D.6千元以上3万元以下

 

233.用人单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已经对劳动者生命健康造成严重损害的,责令停止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者提请有关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关闭,并处()的罚款。(C)

A.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

B.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

C.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

D.5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

 

234.向用人单位提供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或者材料,未按照规定提供中文说明书或者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的,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并处()的罚款。(A)

A.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

B.10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

C.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

D.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

 

235.职业病危害项目,是指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按照()确定。(C)

A.《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

B.《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C.《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

D.《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

 

236.用人单位应当首先通过“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系统”进行电子数据申报,同时将()加盖公章并由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后,连同有关文件、资料一并上报所在地设区的市级、县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D)

A.《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表》

B.《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表》

C.《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

D.《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表》

 

237.进行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或者技术引进建设项目的,自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之日起()日内进行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D)

A.5

B.10

C.15

D.30

 

238.因技术、工艺、设备或者材料等发生变化导致原申报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相关内容发生重大变化的,自发生变化之日起()日内进行申报。(C)

A.5

B.10

C.15

D.30

 

239.用人单位工作场所、名称、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发生变化的,自发生变化之日起()日内进行申报。(C)

A.5

B.10

C.15

D.30

 

240.经过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发现原申报内容发生变化的,自收到有关检测、评价结果之日起()日内进行申报。(C)

A.5

B.10

C.15

D.30

 

241.用人单位终止生产经营活动的,应当自生产经营活动终止之日起()内向原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机关报告并办理注销手续。(C)

A.5

B.10

C.15

D.30

 

242.用人单位未及时、如实地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的,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的罚款。(A)

A.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

B.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

C.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

D.10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

 

243.用人单位有关事项发生重大变化,未按照《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的规定申报变更职业病危害项目内容的,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并处()的罚款。(A)

A.5千元以上3万元以下

B.6千元以上2万元以下

C.5千元以上2万元以下

D.6千元以上3万元以下

 

244.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应当提供与其生产的危险化学品相符的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并在危险化学品包装(包括外包装件)上粘贴或者拴挂与包装内危险化学品相符的()。(B)

A.化学品成分说明

B.化学品安全标签

C.化学品安全报告

D.化学品检测报告

 

245.( )是职业健康监护工作的责任主体,其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职业健康监护工作全面负责。(A)

A.用人单位

B.职业卫生服务机构

C.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D.职业健康服务公司

 

246.用人单位应当组织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A)

A.承担职业健康检查费用

B.承担部分职业健康检查费用

C.由劳动者承担职业健康检查费用

D.由劳动者部分承担职业健康检查费用

 

247.用人单位应当选择由( )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职业健康检查工作,并确保参加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身份的真实性。(C)

A.县(区)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B.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C.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D.国家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248.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劳动者所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安排劳动者进行()的职业健康检查。(B)

A.上岗前

B.在岗期间

C.离岗时

D.应急时期

 

249.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立即组织有关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一)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在作业过程中出现与所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相关的不适症状的;(二)劳动者受到急性职业中毒危害或者出现职业中毒症状的。(D)

A.上岗前

B.在岗期间

C.离岗时

D.应急

 

250.对准备脱离所从事的职业病危害作业或者岗位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在劳动者离岗前()日内组织劳动者进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D)

A.5

B.10

C.15

D.30

251.劳动者离岗前(  )日内的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检查可以视为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 (C)

A.30 

B.60 

C.90         

D.120

 

252.用人单位对未进行( )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不得解除或者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C)

A.上岗前     

B.在岗期间     

C.离岗时      

D.应急

 

253. 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将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的建议以( )如实告知劳动者。(A)

A.书面形式    

B.口头告知       

C.公告形式     

D.证人形式

 

254.用人单位应当根据职业健康检查报告,对需要复查的劳动者,按照( )要求的时间安排复查和医学观察。(B)

A.中介机构      

B.职业健康检查机构    

C.劳动者     

D.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255.用人单位应当根据职业健康检查报告,对( )病人按照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的建议安排其进行医学观察或者职业病诊断。(B)

A.职业相关疾病       

B.疑似职业病      

C.职业病     

D.职业禁忌

 

256.劳动者或者其( )、劳动者委托的代理人有权查阅、复印劳动者的职业健康监护档案。(A)

A.近亲属       

B.亲属         

C.朋友      

D.熟人

 

257.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有权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无偿提供,并在所提供的( )上签章。(A)

A.复印件,复印件     

B.原件,原件   

C.复印件,原件    

D.原件,复印件

 

258.用人单位未报告职业病、疑似职业病的,由监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 )的罚款。(A)

A.1万元以下     

B.5千元以下         

C.1万元以上       

D.5千元以上

 

259.建设项目职业病( )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简称职业卫生“三同时”)。(A)

A.防护设施      

B.生活设施          

C.康复设施       

D.附属设施

 

260.国家根据建设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 ),对其实行分类监督管理。(B)

A.强度       

B.风险程度       

C.规模 

D.后果

 

261.职业病危害一般的建设项目,其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应当向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部门备案,职业病防护设施由()组织竣工验收。(A)

A.建设单位自行    

B.职业卫生监管部门     

C.医学会     

D.行业协会

 

262.用工单位只能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使用被派遣劳动者。前款规定的临时性工作岗位是指存续时间不超过()的岗位。(B)

A.5个月         

B.6个月          

C.7个月       

D.8个月  

 

264.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检测、评价,应当由(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承担。(A)

A.依法取得相应资质    

B.安监部门       

C.卫生部门       

D.中介机构

 

265.对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建设项目(  )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编制预评价报告。(A)

A.可行性论证阶段     

B.施工阶段     

C.竣工阶段     

D.试运行阶段

 

266.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编制完成后,建设单位应当组织有关(  ),对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进行评审。(A)

A.职业卫生专家      

B.职业病服务机构    

C.管理人员      

D.编写人员

 

267.涉及放射性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需提交建设项目( )。(A)。

A.放射防护预评价报告         

B.公共卫生预评价报告

C.放射事故预评价报告         

D.放射剂量预评价报告

 

268.对准备脱离所从事的职业病危害作业或者岗位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在劳动者离岗前(  )日内组织劳动者进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D)

A.5  

B.10 

C.15  

D.30

 

269.建设单位在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编制完成后,应当组织有关(  ),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进行评审。(C)

A.编写人员      

B.职业卫生管理人员    

C.职业卫生专家       

D.行业专家

 

270.对职业病危害(  )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在完成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评审后,应当向告知职业卫生监管部门等。(B)

A.一般       

B.严重       

C.较重 

D.特殊

 

271.《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危害防护规范》(GBZT205-2007),要求从事井下、管道、地窖、船舱、油箱、油罐检修等密闭空间作业的用人单位,需要有专人对密闭空间进行检测:包括         、        和         。(D)

A.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氢

B.一氧化碳、氧化氮、硫化氢

C.二氧化碳、氧化氮、硫化氢

D.测氧、测爆、测有毒气体

 

272.高温作业是指有高气温、或有强烈的热辐射、或伴有高气湿(相对湿度≥80%RH)相结合的异常作业条件、湿球黑球温度指数(WBGT指数)超过(    )的作业。(B)

A.35

B. 规定限值

C.32         

D.37

 

273.重症中暑,是中暑中情况最严重的一种,如不及时救治将会危急生命。重症中暑可分为   、  和   三种类型。(  C  )

A.热射病、热痉挛和猝死

B.热射病、热衰竭和猝死

C.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 

D.热痉挛、热衰竭和猝死

 

274.采取集中空调系统的车间,其换气量除满足稀释有毒有害气体需要量,保持冷、热调节外,系统的新风量不应低于(      )m3/h·人。(  A  )

A.30           

B.20

C.10

D.25

 

275.建设项目试运行期间,建设单位应当进行职业病危害()。(A)

A.控制效果评价       

B.现状评价       

C.预评价    

D.防护设施设计

 

276.建设项目没有进行试运行的,应当在其完工后进行职业病危害()。(C)

A.预评价         

B.现状评价       

C.控制效果评价      

D.防护设施设计

 

277.建设单位在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编制完成后,应当组织有关( )对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进行评审。(A)

A.职业卫生专家      

B.编写人员      

C.管理人员     

D.行业专家

 

278.下列属于刺激性气体的是( )。(C)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硫      

D.氧气

 

279.疑似职业病病人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用人单位(  )解除或者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A)

A.不得

B.可以

C.经领导批准可以

D.经本人同意可以

 

280.从职业卫生的角度,要求工作场所的生产布局合理,应当符合(  )的原则。(B)

A.效益        

B.有害与无害作业分开        

C.满足生产需要        

D.方便

 

281.采取集中空调系统的车间,其换气量除满足稀释有毒有害气体需要量,保持冷、热调节外,系统的新风量不应低于(  )m3/h·人。(  A  )

A.30          

B.20           

C.10

D.25

 

282.可能突然逸出大量有害物质或易造成急性中毒或易燃易爆的化学物质的作业场所,换气次数应不少于( )。(A)

A.12次/h        

B.10次/h       

C.8次/h        

D.18次/h

 

283.粉尘、毒物的发生源如布置在多层建筑物内时,逸散有害气体的生产过程应布置在建筑物的(   )。(C)

A.下层

B.中间层

C.上层

D.都可以

 

284.《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规范》(GBZ/T203)要求,高毒物品作业岗位应设置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卡,其内容应包括(   )。( D )

A.高毒物品名称与理化特性     

B. 应急处理与警示标识

C.健康危害与防护措施

D. 以上都对

 

285.雨后,李某要进入自家的地窖翻看粮食,他最需要警惕(  )中毒。( A )

A.二氧化碳

B.一氧化碳

C.硫化氢

D.氰化氢

 

286.某黄金冶炼公司在处理尾矿废液过程中,发生有毒HCN外溢事故,造成人员中毒。已知HCN是一种无色剧毒气体,遇皮肤或通过呼吸道吸入均会造成严重的中毒或死亡,HCN遇明火或强灯光均会易燃或易爆。它的水溶液是一种极弱的易挥发酸,结合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你认为错误的是( )。(C)

A.为了防止冶金络合剂氰化钠产生HCN,废液排放前应加入足量石灰和漂白粉

B.检查HCN外溢时,必须穿特制防护服,并用特制的手电筒

C.河水有自净能力,冶金废水可直接排放到河流中进行稀释、降解

D.实验室配制氰化钠溶液时,最好在通风橱中进行

 

287.多个警示标识在一起设置时,应按( )类型的顺序,先左后右、先上后下排列。(A)

A.禁止、警告、指令、提示

B.警告、禁止、指令、提示 

C.禁止、指令、警告、提示

D.禁止、警告、提示、指令

 

288.公告栏中公告内容发生变动后应及时更新,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应在收到检测报告之日起( )日内更新。(B)

A.15

B.7

C.5

D.3

 

289.告知卡和警示标识应至少每(  )检查一次,发现有破损、变形、变色、图形符号脱落、亮度老化等影响使用的问题时应及时修整或更换。(C)

A.一个月       

B.三个月      

C.半年       

D.一年

 

290.职业病防治法要求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  )档案。(A)

A.劳动者健康监护      

B.劳动者家庭     

C.劳动者工资        

D.劳动者劳动纪律

 

291.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报警装置,配备现场急救用品、冲洗设备、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 )。(B)

A.休息区        

B.泄险区       

C.隔离区         

D.消毒区

 

292.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转移给( )。(C)

A.乡镇企业   

B.个体企业   

C.不具备职业病防护条件的单位和个人   

D.边远山区企业

 

293.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应当接受(  )培训,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依法组织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D)

A.公共卫生     

B.急救知识    

C.传染病知识     

D. 职业卫生

 

294.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立即组织有关劳动者进行( )职业健康检查:(一)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在作业过程中出现与所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相关的不适症状的;(二)劳动者受到急性职业中毒危害或者出现职业中毒症状的。(D)

A.上岗前 

B.在岗期间 

C.离岗时  

D.应急

 

295.事故通风的风量宜根据工艺设计要求通过计算确定,但换气次数不宜<()次/h。(A)

A.12        

B.15         

C.18      

D.20

 

296.属于单纯窒息性气体的有( )。(A)

A.二氧化碳       

B.一氧化碳       

C.硫化氢       

D.氰化物

 

297.预防苯中毒的根本性措施是( )。(A) 

A.改革生产工艺,以无毒或低毒物质代替苯 

B.作业环境定期监测

C.通风排毒                      

D.实施就业前和定期体检

 

298.急性苯中毒主要表现为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而慢性中毒主要为()系统的损害。(C)

A.呼吸系统     

B.消化系统   

C.造血系统    

D.泌尿系统

 

299.在生产过程中,控制尘毒危害的最重要的方法是( )。(A)

A.生产过程密闭化     

B.通风     

C.发放保健食品     

D.加强抽风

 

300.评价毒物急性毒性大小最重要的参数,也是对不同毒物进行急性毒性分级的基础标准是()。(D)

A.最小致死剂量     

B.最大耐受剂量    

C.绝对致死剂量    

D.半数致死剂量

一 单选题


1 《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规定:职业健康检查由B批准的从事职业健康检查的医疗卫生机构(以下简称体检机构)承担。

A. 设区市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 

B.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C. 医疗机构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

2 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应当客观 真实,A.对健康检查结果承担责任。

A. 体检机构 

B. 医疗机构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 

C. 职业健康检查相关医务人员。


3 为有效地开展职业健康监护,每个健康监护体检项目应明确规定健康监护的目标疾病,《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规定健康监护的目标疾病是:A.和。

A. 疑似职业病 职业禁忌症 

B. 职业病 职业禁忌症 

C. 职业禁忌症,其他疾病或异常 

D. 职业病 疑似职业病。


4 根据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对劳动者个体的健康状况结论可分为几种?D.

A. 2种 

B. 3种 

C. 4种 

D. 5种。


5 医疗卫生机构发现疑似职业病病人时,应当告知并及时通知,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安排对疑似职业病病人进行诊断。C.

A. 劳动者本人,当地卫生行政部门 

B. 用人单位 用人单位主管部门 

C. 用人单位 劳动者本人。


6 体检机构应当按统计年度汇总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并将汇总材料和患有职业禁忌证的劳动者名单,报告用人单位及其所在地。A.

A. 县级卫生行政部门 

B. 县级劳动保障部门 

C. 县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7 当事人对职业病诊断有异议的,在接到《职业病诊断证明书》之日起日内,可以向做出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所在地设区的卫生行政部门申请鉴定。A.

A. 30 市级 

B. 15 市级 

C. 60 市级


8 用人单位和医疗卫生机构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及《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规定,未报告职业病 疑似职业病的,由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元以下的罚款 弄虚作假的,并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对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依法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处分。C.

A. 5000,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 

B. 10000,法定代表人 

C. 10000,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


9 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有权索取本人的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用人单位应当,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A.

A. 复印件,如实 无偿提供,

B. 复印件,补收查体费用,

C. 原件,如实提供,


10 出具虚假证明文件的职业卫生服务机构,卫生行政部门对直接负责的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的处分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C.

A. 医疗卫生机构,取消资格,

B. 用人单位,吊销执照,

C. 主管人员,降级 撤职或者开除,


11 下列关于职业健康监护论述错误的是。A.

A.通过职业健康监护评价劳动条件是否符合卫生标准要求

B.通过各种健康检查和分析掌握职工健康状况

C.是早期发现健康损害的重要手段

D.就业前和定期健康检查是职业健康监护的基本内容之一


12 某女,35岁,原有“子宫肌瘤”病史,平素月经量过多,乏力,现拟聘为某蓄电池厂组装工,接触铅,在职业健康检查中血液分析示WB.C.4.3×109/L,RB.C.3.2×1012/L,HGB.100g/L,尿铅0.03umol/L,体检个体结论应为:(A.)

A. 上岗前职业禁忌证—贫血

B. 在岗期间职业禁忌证—贫血

C. 其他疾病或异常

D. 疑似职业病—职业性慢性铅中毒

E. 复查除外铅作业职业健康损害


13 制鞋企业的职业危害因素主要是粘合剂中的挥发性物质A.

A. 苯 甲苯 二甲苯 

B. 正己烷 1,2-二氯乙烷 

C. 甲醛 正己烷


14 接触高温作业工人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职业禁忌症是C.

A. Ⅱ期及Ⅲ期高血压 活动性消化性溃疡 慢性肾炎 

B. Ⅱ期及Ⅲ期高血压 活动性消化性溃疡 慢性肾炎 糖尿病 

C. Ⅱ期及Ⅲ期高血压 活动性消化性溃疡 慢性肾炎 未控制的甲亢 糖尿病 大面积皮肤疤痕


15 以下哪些职业健康检查仪器设备需要进行强制检定C.

A. 血细胞分析仪 裂隙灯显微镜 心电图仪 

B. 血细胞分析仪 超声诊断仪 裂隙灯显微镜 

C. 血细胞分析仪 超声诊断仪 心电图仪 生化分析仪 

16 职业病危害因素侵入人体的途径D.

A. 呼吸道 

B. 皮肤 

C. 消化道 

D. 呼吸道 皮肤 消化道 

17 电焊工人作业过程中可能接触到的职业病危害因素D.

A. 有害气体 

B. 辐射 

C.粉尘 

D. 有害气体 辐射 粉尘 噪声 


18 三硝基甲苯(TNT)对机体的主要毒作用表现在哪几个系统。

A.肝脏 血液 神经系统 消化系统

B.肝脏 血液 神经系统 呼吸系统

C.肝脏 神经系统 眼晶状体 肾脏

D.肝脏 血液 神经系统 眼晶状体

19 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统称为A.。

A. 职业病危害 

B. 职业危害 

C. 职业危害因素 

D. 职业卫生危害

20 B.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

A. 接触职业有害作业的工人 

B. 职业病病人 

C. 接触有毒 有害的劳动者 

D. 接触矽尘工人

21 劳动中过度精神(心理)紧张属于那一类职业病危害因素。B.

A. 生产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B. 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C. 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22 生产性粉尘属于哪一种职业病危害因素A.

A. 化学因素 

B. 物理因素

C. 生物因素

23 职业病危害因素通常可分几大类A.

A. 3大类

B. 10大类

C. 9大类

24 导致肺组织纤维化的主要与粉尘的那种特性有关A.

A.化学组成(游离SiO2含量) 

B.分散度 

C.溶解度D.形状与硬度E.荷电性


25 要做好职业病的预防,必须按“职业病三级预防”的要求开展工作。二级预防是指B.

A. 通过采用有效的控制措施如改革工艺 改进生产过程 配置完善的防护设施,消除职业性有害因素或将其减少到最低限度,使生产过程达到安全 卫生标准。在一级预防中,做好职业性有害因素的监测至关重要。

B. 开展健康监护,早期发现健康损害,及时处理,防止进一步发展。

C. 对已患职业病者及时诊断治疗,促进康复或防止病情发展。

26 苯慢性中毒主要损害人体的那个系统C.

A. 消化系统

B. 神经系统

C. 血液系统

D. 运动系统。

27 以下空气采样材料不属于采样滤料是D.

A.微孔滤膜

B.超细玻璃纤维滤膜

C.过滤乙烯滤膜

D. 活性炭管

28 进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进行的检测属于A.

A.评价检测 

B.日常检测

C.监督检测

D.事故检测

29 不属于噪声控制技术措施的是D.

A. 控制噪声源

B. 控制传播途径

C. 采取个人防护措施

D. 职业性健康检查

30 以下行业中生产性粉尘存在较多的行业是A.

A. 建材

B. 机械 

C. 化工

D. 造纸

31 在对作业场所进行职业卫生评价检测时,应当A.

A. 连续检测3天,其中包括浓度最高的一天,浓度最高的时段

B. 检测一次,时间15分钟。

C. 选择浓度最高的时段检测。

32 按《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Z230-2010)毒物分级标准,以下分级正确的是A.

A. 极度危害,高度危害,中度危害,轻度危害

B. 极度危害 高度危害,中度危害

C. 高度危害,中度危害,轻度危害

D. 高毒物质,中毒物质,轻毒物质

33 接触粉尘作业,呼吸防护用品选择最常见错误是选用A.

A. 纱布口罩

B. 防尘口罩

C. 防毒面具


34.下列那种不是尘肺()C.

A.煤工尘肺

B.石棉肺

C.棉尘病

D.铝尘肺

E.矽肺


35.可导致白血病的有机溶剂是E.

A.正己烷

B.甲苯

C.三氯乙烯

D.二氯乙烷

E.苯


36.以下哪种毒物中毒可导致溶血()A.

A. 砷化氢

B. 氯气

C. 汞

D. 苯

E. 磷化氢


37.尘肺病诊断标准中q影是指()B.

A. 直径不超过1.5mm的圆形小阴影

B. 直径大于1.5mm,不超过3mm的圆形小阴影

C. 直径大于3mm,不超过10mm的圆形小阴影

D. 宽度最大不超过1.5mm的不规则形小阴影

E. 宽度大于1.5mm,不超过3mm的不规则形小阴影

38.可出现骨骼损害的金属中毒见于下面哪种()E.

A.铅中毒

B.汞中毒

C.锰中毒

D.铊中毒

E.镉中毒

39.重度锰中毒患者主要表现为()C.

A..腹绞痛

B..肾功能损害

C..锥体外系神经障碍

D..血液系统损害

E..慢性中毒性肝病

40.急性汞中毒的主要临床表现为()A.

A. 发热 口腔炎 消化道症状

B. 易兴奋 震颤 口腔炎

C. 贫血 腹痛 口腔炎

D. 周围神经炎 皮疹 贫血

E. 以上都不是

41.下面哪项不是亚急性二氯乙烷中毒的特点()C.

A. 潜伏期较长

B. 主要表现为中毒性脑病

C. 群体发病

D. 散发发病

E. 起病隐匿


42.下面哪种中毒可导致急性血管内溶血出现酱油色尿()A.

A. 砷化氢

B. 硫化氢

C. 氯化氢

D. 磷化氢

E. 氟化氢

43.哪种刺激性气体中毒后可能发生迟发性肺水肿,呼吸道症状缓解后还应至少观察24小时(D.)

A.氯气

B.二氧化硫

C.氯化氢

D.光气

E.甲醛

44.以下哪个药物不是特效金属解毒剂(D.)

A.二巯基丙醇

B.二巯丁二酸

C.依地酸钙钠

D.硫代硫酸钠

E.青霉胺

45.化学性发绀是哪种毒物中毒时的典型症状(A.)

A..苯胺

B..氰化氢

C..苯

D..一氧化碳E..二甲苯

46.可引起药疹样皮炎的化学物质是(B.)

A.四氯化碳

B.三氯乙烯

C.二氯乙烷

D.硫酸

E.环氧树脂

47.下面哪种有机物中毒一般不合并周围神经损害(E.)

A.正己烷

B.二硫化碳

C.丙烯酰胺

D.有机磷农药

E.溴甲烷

48.下面哪种气体中毒时患者多表现为面部皮肤潮红(B.)

A.氨气

B.一氧化碳

C.硫化氢

D.二氧化碳

E.砷化氢

49.长期接触下面哪种粉尘患有胸膜间皮瘤后可认定为工伤(D.)

A.水泥粉尘

B.煤尘

C.石墨粉尘

D.石棉粉尘

E.云母粉尘

50.煤矿井下采煤工患有下面哪种疾病可以认定为工伤(E.)

A.肺结核

B.肺癌

C.慢性支气管炎

D.特发性肺纤维化

E.尘肺

51.生产环境气象条件不包括(A.)

A.气压

B.气湿

C.热辐射

D.气温

52.作业场所毒物浓度很高时最好选用(B.)

A.过滤式防毒面具

B.隔离式防毒面具

C.防毒服

D.简易防毒口罩

53.对气态毒物进入呼吸道深度影响最大的因素是(B.)

A.毒物的分子量

B.毒物的水溶性

C.毒物的血/气分配系数

D.毒物的脂溶性

54.我国总结出的防尘“八字”方针是(D.)

A.革 水 防 风 护 治 教 查

B.革 水 密 风 护 管 封 查

C.革 水 密 保 护 管 教 查

D.革 水 密 风 护 管 教 查

55.二氧化硅的种类及类型不同,对人体的危害作用也不同,哪一种致纤维化作用最强(D.)

A.非结晶性二氧化硅

B.结合型二氧化硅

C.结晶型二氧化硅

D.游离型二氧化硅

56.长时间采样,是指采样时间一般在_____以上的采样。(B.)

A. 15min

B. 1h

C. 8h

D. 12h

57.下列物质中属于化学性窒息性气体的是(A.)

A.硫化氢

B.氮氧化物

C.苯

D.氮气

58.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中要求向大气排放有害物质的工业企业应设在(A.)

A.当地夏季最小频率风向被保护对象的上风侧

B.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C.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

D.当地夏季主导风向的下风侧

59.粉尘的分散度是指(C.)

A.粉尘的分布距离

B.粉尘的分布均匀程度

C.粉尘粒径大小(µm)的数量或质量组成百分比

D.粉尘的漂浮能力

60.下述关于生产环境监测论述不正确的是(D.)

A.掌握生产环境中有害因素的性质 强度和分布情况

B.了解生产环境卫生质量

C.估计人体接触水平

D.评价职业性有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危害程度

6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是指企业 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B.)

A.生产活动

B.职业活动

C.劳动活动

D.工作活动


62.2002年,我国职业病防治法正式颁布实施,卫生部与劳动保障部发布《职业病目录》,确定我国法定职业病为大类,迄今有()132种。(C.)

A. 3

B. 5

C. 10

D. 11

63.职业病危害因素作用于人体时,所产生的危害与接触剂量(强度)有关,也就是说存在关系。(D.)

A.剂量

B.效应

C.对应

D.剂量-效应

64.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职业病的诊断需要依据患者 患者所在作业现场的职业卫生学监测调查资料 患者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结果,在鉴别诊断的基础上综合判定。(B.)

A.工作经历

B.职业史

C.生活史

D.劳动史

65.职业性铅中毒仍是我国最常见的慢性中毒,常见于铅矿的开采 烧结和精炼,含铅金属和合金的熔炼,蓄电池制造,印刷业铸字和浇板,电缆包铅,自来水管道 食品罐头及电工仪表元件焊接,修 拆旧船 桥粱 建筑时的焊割等作业。国内以铅熔炼 制造行业发生铅中毒的人数较多。(C.)

A.铅矿的开采

B.印刷业铸字和浇板

C.蓄电池

D.建筑时的焊割

66.职业性铅中毒特征性临床表现是。(A.)

A.腹绞痛

B.头晕 头痛

C.乏力

D.贫血

67.职业健康监护是以为目的,通过系统地收集 整理 分析和评价有关健康资料,监控职业病的分布和发展趋势,并及时将资料分析结果报告给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本人。(B.)

A.检查

B.预防

C.监测

D.防护

68.《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分级》标准为。(C.)

A. GB/T 16181-2002

B. GB/T 16182-2004

C. GB/T 16180-2006

D. GB/T 16183-2008

69.慢性汞中毒是系长期接触一定浓度的汞蒸气所引起,主要临床特征有易兴奋症、口腔-牙龈炎。(B.)

A.头晕 头痛

B.震颤

C.乏力

D.贫血


70.当事人对职业病诊断有异议的,在接到职业病诊断证明书之日起日内,可以向做出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所在地设区的市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鉴定。( )

A. 10

B. 20

C. 30

D. 60

71.职业健康监护的目标是(B.)

A.监视职业病及职业健康损害的发生 发展规律

B.早期发现职业病 职业相关疾病及职业禁忌症

C.评价作业环境与职业危害的关系和危害程度

D.评价预防和干预措施的效果

72.用人单位在健康监护中的责任和义务哪项是错误的(D.)

A.用人单位应安排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健康检查

B.用人单位应安排劳动者在岗期间进行定期健康检查

C.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

D.用人单位可以不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73.CO中毒患者其皮肤和黏膜可呈(C.)

A..暗红色

B..鲜红色

C..樱桃红色

D..苍白色

74.易引起血癌的有机溶剂是(B.)

A.甲苯 二甲苯

B.苯

C.三硝基甲苯

D.苯胺 联苯胺

75.下面哪种气体可以使血液的运氧能力下降(A.)

A.CO

B.氨气

C.苯蒸汽

D.CO2

76.在轻度中毒的基础上,诊断慢性中度苯中毒的条件之一是(A.)

A.白细胞数低于4.0×109/L或中性粒细胞低于2.0×109/L,伴有血小板计数低于60×109/L

B.白细胞波动在(4.0-4.5)×109/L

C.血小板波动在(80~100)×109/L

D.白细胞数低于4.0×109/L或中性粒细胞低于2.0×109/L

77.铅及其化合物主要以下列哪种形式进入人体(D.)

A.烟

B.蒸汽

C.雾

D.粉尘 烟或蒸汽

78.痛痛病的主要原因是(A.)

A.镉中毒

B.锌中毒

C.铅中毒

D.汞中毒

79.以下哪个药物不是金属解毒剂(C.)

A.二巯基丙醇

B.依地酸钙钠

C.碘解磷定

D.青霉胺

80.重度锰中毒患者主要表现(C.)

A.腹绞痛

B.肾功能损害

C.锥体外系神经障碍D.血液系统损害


81.急性苯中毒主要损害(B.)

A.肝脏

B.中枢神经系统

C.肾脏

D.造血系统


82.可引起严重的剥脱性皮炎的是(B.)

A.四氯化碳中毒

B.三氯乙烯中毒

C.二氯甲烷中毒

D.二硫化碳中毒

83.铬酸盐制造工人所患法定职业肿瘤为(B.)

A.皮肤癌

B.肺癌

C.前列腺肿瘤

D.皮肤癌+肺癌

84.化学性发绀是哪种毒物中毒时的典型症状(B.)

A.苯胺

B.氰化氢

C.苯

D.三硝基甲苯


85.以下属于窒息性气体的是(A.)

A.一氧化碳

B.苯

C.机磷农药

D.盐酸

86.尘肺病诊断所必备的条件是(D.)

A.确切的二氧化硅粉尘接触史

B.确凿的X线胸片表现

C.动态观察资料和该单位的矽肺流行病学调查情况

D.确切的二氧化硅粉尘接触史 确凿的X线胸片表现 动态观察资料和该单位的矽肺流行病学调查情况


87.应进行上岗前检查的是(D.)

A.即将从事需要开展强制性职业健康监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的新录用人员

B.变更工作岗位 工作内容人员

C.因各种原因较长时期脱离工作又重新返回工作岗位的人员

D.以上都是


88.肺的X线表现有(D.)

A.类圆形小阴影

B.不规则形小阴影

C.胸膜和肺门改变

D.以上全有


89.气体吸附剂采样管采样后,样品保存要注意什么(A.)

A.两端密封,低温保存,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分析

B.两端密封,低温保存,在任何时间内完成分析

C.两端密封,常温保存,在任何时间内完成分析

D.两端敞口,低温保存,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分析

90.工作场所化学有害因素接触浓度超过PC-TWA.,达到PC-STE.L水平时,一次接触时间不应超过,每个工作日接触次数不应超过,相继接触的间隔时间不应超过。(A.)

A. 15min 4次 60min

B. 20min 2次 30min

C. 20min 4次 30min

D. 15min 4次 30min

91.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

A.职业卫生监督的首要目的是保护劳动者职业健康及其相关合法权益

B.职业卫生监督的首要目的是保护劳动者健康

C.职业卫生监督的首要目的是保护劳动者权益

D.职业卫生监督的首要目的是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权益

92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C.)。

A.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综合管理 分类治理的原则

B.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全面管理 综合治理的原则

C.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分类管理 综合治理的原则

D.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分类监督 综合治理的原则

93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B.)。

A.《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属于职业卫生法律

B.《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属于职业卫生行政法规

C.《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属于职业卫生行政规章

D.《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属于职业卫生规范性文件

94 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由下列哪个部门颁布(D.)。

A.国务院

B.国家技术监督局

C.国家应急管理部门

D.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96 有毒物品的生产 经营 储存 运输 使用和废弃处置的安全管理,依照(B.)执行。

A.职业病防治法

B.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C.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

D.安全生产法

97 用人单位(C.)的,劳动者有权拒绝从事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用人单位不得因此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

A.使用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或者材料

B.变动劳动者工作岗位或变更工作内容

C.未在劳动合同中告知劳动者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

D.未在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的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


98 未成年工是指(A.)的劳动者。

A.年满16周岁 未满18周岁

B.未满16周岁

C.年满14周岁 未满16周岁

D.未满14周岁

99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规定,(C.)应当建立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

A.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

B.卫生行政部门

C.用人单位

D.医疗卫生机构


100 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 有害工作场所,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报警装置,配置现场急救用品,冲洗设备,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B.)。

A.消防设施

B.泄险区

C.隔离墙

D.救护设施

101 从事使用有毒物品作业的用人单位,其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应当符合(A.)。

A.国家标准

B.行业标准

C.地方标准

D.国际标准


102 某医疗机构拟申请职业病诊断资格,应向(C.)申请取得职业病诊断资格。

A.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

B.所在地市级卫生行政部门

C.所在地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D.卫生部

103 甲省乙市某厂员工丙于2009年6月2日收到乙市职业病防治院(有诊断资质)对其诊断结论为“尘肺Ⅰ期”的通知。丙对此结论不服。2009年7月2日,丙可作出哪些选择(D.)。

A.向乙市职业病防治院申请再诊断

B.向甲省职业病防治院(有诊断资质)申请职业病鉴定

C.向乙市卫生局申请职业病诊断鉴定

D.任何部门都不予受理诊断鉴定申请

104 用人单位已经不存在或者无法确认劳动关系的职业病病人,可以向(D.)申请医疗救助和生活等方面的救助。

A. 中华慈善总会

B. 地方人民政府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

C. 地方人民政府卫生部门

D. 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


105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A.)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职业病统计报告的管理工作

A. 卫生行政部门

B. 卫生监督机构

C.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D. 统计部门


106 有关职业病报告的规定,下列哪一项表述是错误的(D.)。

A.医疗机构发现疑似职业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B.用人单位发现疑似职业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C.劳动者确诊为职业病,用人单位除应当及时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外,还应当向所在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报告

D.劳动者确诊为职业病,职业病诊断机构除应当及时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外,还应当向所在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报告


107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存在争议的,首选的途径是(C.)。

A.由职业病诊断机构根据有关证据进行确认

B.由卫生行政部门根据有关证据进行确认

C.由当事人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D.由当事人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108 鉴定专家库专家和鉴定委员会组成人员要遵守回避制度。下列哪项不属于回避情形(C.)。

A.与用人单位负责人或经办人员为近亲属

B.与申请诊断的劳动者是近亲属

C.曾参与对用人单位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检测评价

D.用人单位职业卫生顾问

109 某市职业病防治院已取得尘肺病和职业中毒诊断资质。为扩大其诊断范围,该院引进了3名取得职业性眼病诊断医师资格的医师。至此,下列哪项说法正确(D.)。

A.可以开展职业性眼病诊断工作

B.3名引进的医师变更执业地点后即可开展职业性眼病诊断工作

C.经市卫生局批准后可开展职业性眼病诊断工作

D.经省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后可开展职业性眼病诊断工作


110 下列哪项不是法定职业病构成要件(B.)。

A.必须是国家公布的职业病目录所列的职业病

B.患病主体必须已参加工伤保险 

C.患病主体为用人单位的劳动者

D.劳动者职业活动过程中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而引起


111 2012年职业病防治法宣传活动主题是 C. 。   

A. 保护农民工健康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B. 用人单位是防治职业病的第一责任人

C. 防治职业病,爱护劳动者

 

二 多选题

 

1.职业病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为接触(A.D.)等因素引起的疾病。

A.粉尘 放射性物质

B.工伤

C.不良的环境和生活条件

D.其它有毒 有害物质

E.噪声

2.职业健康检查包括(A.B.C.D.)的健康检查。

A.上岗前

B.在岗期间

C.离岗时

D.应急和离岗后的医学随访

3.用人单位违反职业健康检查规定,未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的,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处罚措施包括(A.B.D.)。

A.责令限期改正

B.给予警告

C.处1万元以下罚款

D.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E.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依法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处分

4.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当包括(A.B.C.D.E.)。

A.劳动者的职业史

B.劳动者的职业病危害接触史

C.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D.劳动者的职业病诊疗等有关个人健康资料

E.劳动者的既往史

5.职业健康检查完整的档案记录应包括(A.B.C.D.E.)。

A.个体健康检查记录表格

B.个体相关检查结果记录

C.报告单

D.健康检查报告

E.给健康损害的劳动者个人出具检查报告书

6.以下哪些是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的责任和义务是(A.B.C.E.)。

A.在批准的职业健康检查项目范围内开展职业健康检查工作

B.应客观真实地报告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对其所出示的检查结果和总结报告负责

C.职业健康检查专业人员应遵守职业健康监护的道德规范,保护劳动者的隐私

D.对符合职业病诊断标准的劳动者按照程序进行职业病诊断

E.职业健康检查专业人员必要时可以向用人单位建议进行除国家法律 法规规定的最低要求之外的健康监护项目

7.从事职业健康检查工作的主检医师应具备下列哪些基本条件(B.C.D.E.)。

A.具有初级以上医疗卫生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B.熟悉《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和职业病诊断标准

C.熟悉工作场所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相关健康影响

D.具有执业医师资格

E.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职业健康检查专业技术培训合格证

8.在岗期间健康检查对象的确定由(A.C.)决定。

A.从事的工种和工作岗位或工作场所中是否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

B.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工种的时间

C.是否已达到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决定的体检周期

D.劳动者的年龄及工龄长短

E.以上都是

9.职业健康机构违反职业健康检查规定的行为主要有以下哪几种(A.B.C.D.E.)。

A.超出批准范围从事职业健康检查

B.不按健康检查规范规定的项目开展健康检查工作,随意增加或减少必检项目

C.不按规定建立和保存健康体检档案

D.未将体检结果告知劳动者本人

E.未报告职业病和疑似职业病

10.用人单位应当根据职业健康检查结论作出规范的处理。对应检查结论,用人单位应当(A.B.C.D.)。

A.不得安排未经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

B.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

C.不得安排未成年人从事职业病危害严重的作业

D.不得安排孕期 哺乳期女职工从事对本人和胎儿 婴儿有危害的作业


11 作业场所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哪些(A.B.C. )

A. 生产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B. 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C. 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12 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A.B.C.D.E.)

A.劳动组织和劳动休息制度不合理 

B.劳动中过度精神(心理)紧张 

C.劳动强度大,劳动安排不当,不能合理地安排与劳动者身体状况相适应的作业 

D.劳动时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如视力紧张等 

E.长时间用不良体位和姿势,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劳动。

13 生产性粉尘的理化特性包括(A.B.C.D.E.F)

A.化学组成 

B.分散度 

C.溶解度

D.形状与硬度

E.荷电性

F 爆炸性

14 尘肺病患者比较常见的并发症有(A.B.C.D.E.F)

A.肺结核 

B.支气管炎 

C.肺炎 

D.肺气肿 

E.肺源性心脏病 

F 自发性气胸等

15 职业性健康体检分为(A.B.C.D.)

A. 上岗前体检

B.在岗期间体检 

C.离岗体检 

D.应急体检

16 生产性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主要有(A.B.C.)

A.呼吸道 

B.皮肤 

C.消化道

17 气溶胶物质采样方法(A.B.C.)

A.滤料采样法

B.冲击式吸收管法

C.多空玻板吸收管法

18 化学性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分为(A.B.C.)

A.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

B.最高容许浓度(MA.C.)

C.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

D. 峰浓度


19 职业中毒分类(A.B.C.)

A.急性中毒 

B.慢性中毒

C.亚急性中毒 

20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三同时是指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和主题工程(A.B.C.)

A. 同时设计

B. 同时施工

C. 同时投入使用

D. 同时预算


21 职业中毒的预防措施(A.B.C.)

A. 管理措施

B. 技术措施

C. 保健措施


22.下面哪几种毒物中毒可导致腹绞痛(B.C.E.)

A.汞中毒

B.二甲基甲酰胺中毒

C.铅中毒

D.丙烯酰胺中毒

E.铊中毒

23.下面哪些金属中毒可导致中毒性脑病(C.D.)

A.铅

B.镉

C.汞

D.铊

E.钡


24.下面哪几种职业病可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A.E.)

A.慢性苯中毒

B.慢性正己烷中毒

C.慢性汽油中毒

D.慢性砷中毒

E.慢性三硝基甲苯中毒

25.下面哪些物质可导致职业性肺癌(A.B.E.)

A.砷

B.石棉

C.苯

D.氯乙烯

E.氯甲醚


26.可导致中毒性周围神经病的毒物包括(A.B.C.D.E.)

A.铅

B.砷

C.正己烷

D.汽油

E.丙烯酰胺


27.诊断慢性重度铅中毒时,在血铅 尿铅增高的基础上,还需具有下列哪项表现之一(B.E.)

A.腹绞痛

B.铅麻痹

C.贫血

D.轻度中毒性周围神经病

E.中毒性脑病

28.诊断慢性轻度苯中毒除临床症状外,连续3个月内每2周复查一次,需符合下面的哪项条件之一(A.C.)

A..白细胞计数大多低于4.0×109/L或中性粒细胞低于2.0×109/L

B.周围血细胞计数增高或细胞形态异常

C.血小板计数大多低于60×109/L

D.白细胞计数波动于4.0×109/L~4.5×109/L

E.血小板计数波动于60×109/L~80×109/L

29.慢性氯乙烯中毒常见的临床表现是(A.B.D.E.)

A.雷诺氏症

B.肝脾肿大及肝功能异常

C.三叉神经损害

D.肝血管肉瘤

E.指端溶骨症


30.职业性噪声聋的影响因素包括(A.B.C.D.E.)

A.噪声的强度

B.噪声的频谱特性

C.接触(暴露)方式

D.个体易感性

E.原有听力损害及耳病


31.下面哪种情况可以诊断为贰期尘肺(B.E.)

A.有总体密集度1级的小阴影分布范围超过4个肺区

B.有总体密集度2级的小阴影分布范围超过4个肺区

C.有总体密集度2级的小阴影分布范围达到4个肺区

D.有总体密集度3级的小阴影分布范围超过2个肺区

E.有总体密集度3级的小阴影分布范围达到4个肺区


32.尘肺患者在下面哪种情况下可认定为工伤四级伤残(B.D.E.)

A.壹期尘肺

B.贰期尘肺

C.叁期尘肺

D.壹期尘肺合并肺结核

E.壹期尘肺合并肺功能中度损伤

33.职业病危害因素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危害因素。(A.B.C.)

A.化学物质

B.物理因素

C.生物因素

D.微生物因素


34.职业中毒中,常见的重金属中毒有  等。(A.C.D.)

A.铅中毒

B.镉中毒

C.砷中毒

D.汞中毒

35.《职业病目录》中确定我国法定职业病为10大类,具体指  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 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 职业性皮肤病 职业性眼病 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 职业性肿瘤 其他职业病。(A.B.C.)

A.尘肺

B.职业性放射性疾病

C.职业中毒

D.化学因素所致职业病

36.职业病诊断工作特点是政策性 专业技术性强,涉及等多方利益。(A.B.C.)

A.患者

B.用人单位

C.国家

D.集体

37.我国规定的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有(A.C.D.E.)。

A..中暑

B..潜涵病

C..高原病

D..航空病

E..手臂振动病


38.职业健康检查程序:(1)与用人单位签定委托协议书(2)依据劳动者所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确定职业健康检查的内容(3)根据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 (4)在综合体检资料基础上,结合生产现场职业卫生检测结果进行,由有关负责人审核签发。(A.B.)

A.个体健康评价

B.群体健康评价

C.健康评价

D.总体评价


39.提请职业病鉴定必须如实提交以下各项材料:职业病诊断鉴定申请表 职业病诊断证明书 申请再鉴定者,必须提交首次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劳动关系证明材料 既往史 劳动者身份证复印件 其他有关材料。(A.B.C.D.)

A.职业史

B.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

C.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D.工作场所历年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评价资料 


40.肺病诊断的胸片质量基本要求,胸片必须包括,胸锁关节基本对称,肩胛骨阴影不与肺野重叠。(A.B.)

A.两侧肺尖

B.肋膈角

C.胸膜

D.肋膈角

41.下列情况之一者:为三级片,不能用于尘肺初诊。(A.B.C.D.)

A.不完全符合胸片基本要求,其缺陷影响诊断区面积之和在半个肺区至一个肺区之间。

B.两侧肺纹理不够清晰锐利,或局部肺纹理模糊,其影响诊断区面积之和在半个肺区至个肺区之间。

C.两侧肺尖至肋膈角的侧胸壁显示不佳,气管轮廓模糊,心后区肺纹理难以辨认。

D.吸气不足,右侧膈顶位于第八后肋水平。

42.职业病诊断机构的职责是(A.B.C.)

A.在批准的职业病诊断项目范围内开展职业病诊断

B.职业病报告

C.承担卫生行政部门交付的有关职业病诊断的其他工作

D.职业病工伤鉴定工作

43.粉尘采样的基本要求(A.B.C.D.)

A.应满足工作场所有害物质职业接触限值对采样的要求

B.应满足职业卫生评价对采样的要求

C.应满足工作场所环境条件对采样的要求

D.采样时,采样人员应注意个体防护

44.定点采样采样点数目的确定(A.B.C.D.)

A.工作场所按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凡逸散或存在有害物质的工作地点,至少应设置1个采样点

B.一个有代表性的工作场所内有多台同类生产设备时,1—3台设置1个采样点 4—10台设置2个采样点 10台以上,至少设置3个采样点

C.劳动者在多个工作地点工作时,在每个工作地点设置1个采样点

D.劳动者工作是流动的时,在流动的范围内,一般每10米设置1个采样点


45.职业病防治的方针是(A.B.)

A.预防为主

B.防治结合

C.控制职业危害

D.综合治理


46.粉尘定点采样采样点的选择原则(A.B.C.D.)

A.选择有代表性的工作地点,其中应包括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 劳动者接触时间最长的工作地点

B.在不影响劳动者工作的情况下,采样点应尽可能靠近劳动者 空气收集器应尽量接近劳动者工作时的呼吸带

C.在评价工作场所防护设备或措施的防护效果时,应根据设备的情况选定采样点,在工作地点劳动者工作时的呼吸带进行采样

D.采样点应设在工作地点的下风向,应远离排气口和可能产生涡流的地点


47.粉尘采样包括(A.B.C.D.)

A.定点采样

B.个体采样

C.短时间采样

D.长时间采样

48.采样对象范围内,不能确定接触粉尘浓度最高和接触时间最长的劳动者时,每种工作岗位个体采样的采样对象数量的确定(A.B.C.D.)

A.劳动者数不足6时,全部选为采样对象

B.劳动者数为7—9时,采样对象数为6

C.劳动者数为10—14时,采样对象数为7

D.劳动者数为15—26时,采样对象数为8


49.电焊作业可能引起的疾病主要有(A.B.C.D.)

A.电焊工尘肺

B.气管炎

C.电光性眼炎

D.皮肤病


50.下列噪声控制措施当中,从噪声的传播途径上着手,对噪声进行治理的有(A.B.D.)

A.房间内表面镶饰吸声材料

B.建隔声间,使工人在隔声间内操作

C.设法提高产生噪声的设备的加工精度

D.高噪声设备加隔声罩


51.高气压作业包括(C.D.)

A.高山作业

B.航空飞行作业

C.潜水作业

D.潜涵作业


52.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方法主要有(A.B.C.)

A.现场调查法

B.检查表法

C.检测检验法

D.类比法


53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A.C.D.)依据各自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职业病防治的监督管理工作。

A.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B. 工会组织

C.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

D. 卫生行政部门

54 我国(A.B.C.D.)居世界首位

A. 接触职业危害人数

B. 职业病患者累积病例

C. 职业病患者死亡人数

D. 职业病患者新发病例数

55 (A.B.C.D.)由用人单位承担。

A. 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 医学观察期间的费用

B. 职业病诊断 鉴定的费用

C. 劳动者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所需的费用

D. 职业健康检查的费用


56 职业病诊断 鉴定过程中,在确认劳动者职业史 职业病危害接触史时,当事人对(A.D.)有争议的,可以向当地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A. 工作岗位

B.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C. 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

D. 工种


57 国家对从事(B.D.)等作业实行特殊管理。

A. 有毒

B. 高危粉尘

C. 强酸 强碱

D. 放射性

58 职业病危害实行分类管理是指按下列哪些因素确定类别,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A.B.C.D.E.)。

A.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

B.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性质

C.职业病危害因素毒性

D.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程度

E.职业病危害因素人体健康造成的损害后果

59 ILO职业卫生公约主要包括(A.B.C.D.E.)。

A.职业癌症公约

B.职业安全和卫生公约

C.职业卫生设施公约

D.工作环境公约

E.作业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公约等

60 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范围包括(A.B.C.D.E.)。

A.职业卫生专业基础标准

B.工作场所作业条件卫生标准

C.工业毒物 生产性粉尘 物理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D.职业病诊断标准 职业照射放射防护标准 职业防护用品卫生标准

E.职业危害防护导则,劳动生理卫生 工效学标准,职业性危害因素检测 检验方法等

61 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组成人员收受职业病诊断争议当事人的财物的,可以给予(B.C.D.)的处罚。

A.通报批评

B.警告

C.罚款

D.取消资格

E.开除

62 用人单位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安排职业病人进行(A.B.E.)。

A.治疗

B.康复

C.疗养

D.观察

E.定期检查

63 职业卫生监督的管理相对人包括(B.C.D.E.)。

A.卫生执法人员

B.用人单位及其主管人员和其他负责人员

C.承担职业健康检查 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及其主管人员和医务人员

D.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组成成员

E.职业卫生服务技术机构及其主管人员和职业卫生技术服务人员


64 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 防治结合的方针,建立(A.B.C.D.E.)的机制

A. 行业自律

B. 行政机关监管

C. 用人单位负责

D. 社会监督

E. 职工参与


65 对(B.C.D.),用人单位应当进行经常性的维护 检修,定期检测其性能和效果,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不得擅自拆除或者停止使用。

A.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设备

B. 职业病防护设备

C. 应急救援设施

D. 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66 向用人单位提供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化学品 放射性同位素和含有放射性物质的材料的,应当提供中文说明书。说明书应当载明(A.C.D.) 可能产生的危害后果 安全使用注意事项 职业病防护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

A. 主要成份

B. 用法 用量

C. 存在的有害因素

D. 产品特性


67 从事有毒物品作业的劳动者有权在正式上岗前从用人单位获得的材料是(A.B.C.)。

A.作业场所使用的有毒物品的特性,有害成分 预防措施 教育和培训资料

B.有毒物品的标鉴 标识及有关资料

C.有毒物品安全使用说明书

D.职业中毒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


68 用人单位不得因为下列(A.B.C.D.)行为解除与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

A. 某工人以劳动合同中未写明防护措施和待遇为由,拒绝从事电焊工作

B. 某工人以无防护措施为由,拒绝从事疏通下水道的工作

C. 某体检结果无异常的17岁男工拒绝从事铸工工作

D. 某女工疑似职业中毒,不能继续上班

E. 某体检结果无异常的19岁女工拒绝从事电焊工作

69 户口在河北省承德市平泉县的一位农民,在广东省东莞市某电子器件厂从事清洗电路板工作数年后,现在北京市住院治疗一年多,怀疑慢性正己烷中毒,他可以向(B.D.)要求进行职业病诊断。

A. 平泉县疾控中心(具有尘肺诊断资质)

B. 承德市疾控中心(具有职业中毒诊断资质)

C.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具有职业中毒诊断资质)

D. 东莞市疾控中心(具有职业中毒诊断资质)

70 用人单位发现确诊的职业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所在地(A.B.C.)报告。

A. 卫生行政部门

B.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C.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

D. 卫生监督机构


71 劳动者享有的职业卫生保护权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E.)。

A.获得职业卫生培训的权利

B.拒绝从事职业病危害作业的权利

C.检测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权利

D.获得职业职业病康复服务的权利

E.拒绝违章指挥的权利

72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履行职业病危害告知义务,应当通过以下方式(A.B.C.E.)。

A.通过劳动合同告知劳动过程中可能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 危害程度 可能产生危害后果等内容

B.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 操作规程等内容

C.在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的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D.在工作场所设置公告栏,公布所有劳动者健康检查结果等内容

E.定期公布作业场所有害因果的检测结果


73 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在制定职业健康检查方案时需用人单位提供(A.B.C.D.E.)。

A.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

B.接触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人数

C.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资料

D.员工的职业接触史

E.针对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所做评价资料

74 下列哪些机构可以诊断疑似职业病(A.B.C.D.)。

A.具有职业健康检查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

B.具有职业病诊断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

C.同时具有职业健康检查资质和职业病诊断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

D.医疗卫生机构

E.用人单位

75 2001年10月,张小红到甲省乙市某鞋厂工作,2005年9月因身体不适返回老家丙省丁市,2006年7月张小红被丁市人民医院诊断为白血病收治入院并一直住院治疗。2006年10月,张小红怀疑患职业病,可向下列哪个机构(均获批准开展职业病诊断)申请职业病诊断(A.B.C.D.E.)。

A.甲省职业病防治院

B.丙省职业病防治院

C.丙省丁市职业病防治院

D.甲省乙市职业病防治院

E.甲省人民医院

76 在职业病诊断与鉴定中,用人单位有哪些责任与义务(A.B.C.D.E.)。

A.安排职业病诊断与复查

B.承担诊断与鉴定费用

C.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D.职业病报告

E.合理安排工作岗位

77 职业病病人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A.B.C.)。

A.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安排职业病病人进行治疗 康复和定期检查

B. 用人单位对不适宜继续从事原工作的职业病病人,应当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

C. 用人单位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应当给予适当岗位津贴

D. 用人单位对职业病病人,应安排回家休养

78 无防护措施的生产性强噪声,对人体能产生多种不良影响,甚至形成噪声性疾病。下列属于噪声引起的不良影响有:(A.B.D.)

A. 噪声聋

B. 暂时性听觉位移

C. 过敏性疾病

D. 头痛

79 对于化学物质的灼伤应争分夺秒进行抢救,正确的方法有:(A.B.D.)

A. 用清洁水冲洗创面半个小时左右

B. 用清洁水冲洗后使用中和剂

C. 直接用消毒纱布 干净手帕等包扎,以免细菌感染

D. 快速送往医院


80 电焊作业可能引起的疾病主要有(A.B.C.D.)。

A..电焊工尘肺

B..气管炎

C..电光性眼炎

D..皮肤病

E..痤疮

81 噪声对人体产生危害的程度与(A.B.C.D.)有关。

A..噪声强度

B..暴露时间

C..个体因素

D..噪声的性质

E..厂房大小

82 申请职业病诊断,下列第(A.B.C.D.)项情况是诊断机构可以不予受理的。

A.没有职业病危害接触史。B..健康检查没有发现异常的。C..其他职业病诊断机构已经作出诊断结论且没有新的职业危害接触史或新的健康损害证据的。

D..其他职业病诊断机构已经受理的


83 对接触(B.C. )危害因素的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不需要进行乙肝表面抗原的测定。

A..三氯乙烯  

B..正己烷  

C..二氯乙烷  

D..苯胺


84 职业性肿瘤不包括(B.C.D.)。

A..联苯胺所致膀胱癌

B..氯乙烯所致肺癌

C..氯甲醚所致肝血管肉瘤

D..丁二烯所致淋巴瘤

E..焦炉工人肺癌

 

三 判断题

 

1 电焊工人除应注意眼睛防护外,还应防止焊尘 焊烟对人体的危害。(√)

2 职业健康监护主要包括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等内容。(√)

3 我国法定职业病包括10大类132种(√)

4 采石 石雕 水泥等粉尘危害行业的作业工人配戴一般卫生口罩就可有效防止尘肺病。(×)

5 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资质,必须由市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

6 医疗卫生机构发现疑似职业病病人时,应当告知劳动者本人并及时通知用人单位。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及时安排对疑似职业病病人进行诊断。(×)

7 职业病是指企业 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 放射性物质和其它有毒 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8 用人单位不但要组织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进行上岗前和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检查,在离岗时也要组织职业健康检查。(√)

9 职业健康检查应当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

10 上岗前健康检查的对象不包括转岗到该工种作业岗位的人员。(×)

11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规定了职业健康检查个体体检结论分4种。(×)

12 职业健康检查机构有义务按统计年度汇总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时将汇总资料和患有职业禁忌症的劳动者名单报告用人单位及其所在地县级以上卫生监督机构。(×)

13 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应在体检工作结束30个工作日内向用人单位提交职业健康检查报告。(√)

14 职业健康检查包括上岗前 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三类。(×)

15 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医学观察的费用由本人承担。(×)

16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07)中要求接触有害化学因素作业人员在岗期间检查的必检项目都应包括血常规 尿常规 心电图检查项目。(×)

17 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经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

18 用人单位应选择并委托经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具有职业健康检查资质的机构对单位工作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19 用人单位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制订本单位的职业健康监护工作计划。(√)

20 依据《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规定,职业健康检查机构不按规定履行法定职责的 ,卫生行政部门可予以下列处罚:①责令立即停止违法行为,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 ②违法所得5000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 ③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5000元的,并处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④情节严重的,由原批准机关取消其相应的资格。(√)

21 炎热季节的高温辐射,寒冷季节因窗门紧闭而带来通风不良均属于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22 粉尘分散度越高→在空气中存留时间长→越容易被吸入肺部,但当粉尘分散度高到一定程度时,反而容易随呼气排除,不易在肺泡壁尘降。(√)

23 经皮肤吸收是毒物进入人体最常见和主要的途径(×)

24 呈气体 蒸汽 气溶胶(粉尘 烟 雾)状态的毒物均可经呼吸道进入人体。(√)

25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指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1小时/工作日 40h/工作周的平均容许接触水平。(×)

26 虽然一些职业病治疗较为困难 甚至无法治疗,但职业病都是可以预防的 (√)

27 有害物质空气检测,检出限由方法和仪器决定,最低检出浓度由方法定量下限和样品采集体积决定。(√)

28 职业病危害评价分为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三种。(√)

29 急性二甲基甲酰胺中毒可导致中毒性肝病和出血性膀胱炎。(×)

30 石棉肺的基本病理改变有矽结节和肺间质弥慢性纤维化。(×)

31 慢性汞中毒有易兴奋症 震颤 口腔-牙龈炎三个临床特征。(√)

32 急性四乙基铅中毒除神经系统症状突出外,可有体温 脉搏 血压偏低的“三低”体征。(√)

33 慢性镉中毒和工业性氟病均可导致骨质疏松等骨损害。(√)

34 急性苯中毒治疗时如果无心搏骤停,禁用肾上腺素。(√)

35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假愈期”为2-30天。(×)

36 慢性铅中毒患者出现腹绞痛时可诊断为中度铅中毒。(√)

37 诊断慢性汞中毒时,尿汞增高是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否则不能诊断。(×)

38 手臂振动病是由于手传振动引起的手部末梢循环和神经功能障碍为主的疾病,典型表现是振动性白指,不会伴有手臂骨质损害。(×)

39 二硫化碳作业职工眼底检查出现视网膜微动脉瘤即可诊断为轻度二硫化碳中毒。(×)

40 爆震性耳聋与噪声聋一样具有双耳对称的特点。(×)

41 职业性中暑是因为散热障碍,体温调节紊乱所致。(√)

42 只有质量评定为三级片(含三级)以上的胸片方可用于尘肺病的初诊。(×)

43 石棉纤维可以导致肺癌和胸膜间皮瘤,两者都属于法定职业性肿瘤。(√)

44 矽肺患者合并肺癌时,肺癌与矽肺一样可认定为工伤。(×)

45 晚发型矽肺是患者脱离矽尘作业若干年后始发现的矽肺,故不能认定为工伤。(×)

46.精确测量车间空气中毒物的浓度,即可准确反映机体的接触水平。(×)

47.日常把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超过5%粉尘作业称之为矽尘作业。(×)

48.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是衡量车间空气污染程度的卫生标准,但它不是安全与否的绝对界限。(√)

49.屏蔽高频电磁场辐射源时,选用的材料最好是铜材。(√)

50.位移和速度是描述振动物理性质的最常用基本参量。(×)

51.棉尘病是我国法定职业病中尘肺的一种。(×)
52.人体通过清除粉尘的各种功能,只有1%~3%的尘粒沉积在肺内。(√)

53.生产性粉尘的直径一般在0.1~1.0μm。(×)

54.采取通风的方法将逸散的毒物排出,是预防职业中毒的一项根本性措施。(×)

55.声级≥3dB(A)的噪声为非稳态噪声,持续时间≤0.5s,间隔时间>1s,声压有效值变化≥30dB(A)的噪声为脉冲噪声。(×)

56.职业病诊断必须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凡是已经颁发国家诊断标准的职业病,在诊断时必须严格参照执行。(√)

57.职业病患者的劳动能力鉴定是由医疗卫生单位负责组织实施,需要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提供确切的职业病诊断以及必要的医学检查结果。(×)

58.2002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开始实施后,职业病诊断证明书要求由五名以上参加诊断的医师共同签署。(×)

59.职业健康检查是医学筛选过程,通过健康评价检出疑似职业病患者和职业禁忌者,达到预防为主和早期诊断的目的。(√)

60.我国政府自建国初期就明确了职业病患者享受工伤待遇,对于国家颁布的社会保险法规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仍未能康复的职业病患者,需要根据必要的医学检查结果进行致残程度鉴定。(√)

61.禁忌证是指劳动者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职业病危害和罹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从事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他人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个人特殊生理或病理状况。(√)

62.胸片质量达不到三级片者为四级片,不能用于尘肺诊断。(√)

63.按照新修改的职业病防治法有关规定,申请职业病诊断的劳动者如果不能提供职业史,诊断机构可不予受理。(×)

64.某劳动者在尘肺病诊断中被定为观察对象,属于程度较轻的职业病。(×)

65.观察对象是尘肺病最轻的X线分级。(×)

66 国内外大量数据表明,职业病危害是造成劳动者过早丧失劳动能力的最主要因素。(√)

67 “防治职业病”中“治”,是指对职业病病人的医治 疗养和康复。(×)

68 职业病的分类和目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制定 调整并公布。(×)

69 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 医学观察期间的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70 用人单位应当优先采用有利于防治职业病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 新工艺 新设备 新材料,逐步淘汰职业病危害严重的技术 工艺 设备 材料。(√)

71 如果省级 县级职业病诊断机构作出的职业病诊断结论不同,应当以省级职业病诊断机构作出的结论为准.(×)

72 职业病诊断证明书应当由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或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审核盖章。(×)

73 职业病诊断 鉴定过程中,在确认劳动者职业史 职业病危害接触史时,当事人对劳动关系 工种 工作岗位或者在岗时间有争议的,可以向当地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用人单位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在接到仲裁裁决之日起十五日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74 职业病诊断 鉴定过程中,劳动者对用人单位提供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等资料有异议,诊断 鉴定机构应当提请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进行调查。(√)

75 某一职业病诊断机构按规定已经做出职业病诊断的,在没有新的证据资料时,其他诊断机构应当不予受理患者再次诊断的申请。(√)

76 对于按照职业病诊断程序排除职业病的,诊断机构不应当出具《职业病诊断证明书》。(×)

77 用人单位拒不提供职业病诊断 鉴定所需资料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78 用人单位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对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全面负责。(×)

79 用人单位应当实施由专人负责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并确保监测系统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80 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上岗前 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检查结果应当以书面或口头形式告知劳动者。(×)

81 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时,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立即组织调查处理,做好医疗救治工作。(×)

82 职业病诊断机构未按照规定报告职业病 疑似职业病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依法给予降级 撤职或者开除的处分。(√)

83 医疗卫生机构未经批准擅自从事职业健康检查 职业病诊断的,执法人员必须先调查其违法所得情况后,才能处以相对应的罚款。(√)

84 承担职业健康检查 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出具虚假证明文件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 撤职或者开除的处分。(√)

85 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组成人员收受职业病诊断争议当事人的财物或者其他好处的,取消其担任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组成人员的资格,并从省 自治区 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设立的专家库中予以除名。(√)

86 疑似职业病人最终未能诊断为职业病时,用人单位可以不承担观察期间的治疗费用以及职业病诊断费用。(×)

87 《职业病诊断证明书》的诊断结论应当明确申请人是否患有职业病。(√)

88 怀疑患职业病死亡的劳动者的近亲属不能申请职业病诊断,因为近亲属不是劳动者本人。(×)

89 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是负责当地职业病诊断鉴定工作的常设机构,机构成员由卫生行政部门任命。(×)

90 针对群体性疑似职业病,应按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规定处理。(√)

91 作出疑似职业病诊断的机构必须是取得职业健康检查资质和职业病诊断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

92 李某被职业病诊断机构诊断为“尘肺贰期”,因为已属于职业病,所以不能再提起鉴定申请。(×)

93 不管是用人单位还是职业健康检查机构,未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本人的,都必须承担法律责任。(√)

94 在应用健康监护资料评价劳动者对某一特定作业或某类型工作是否适合时,应首先建议改善作业环境条件和加强个体防护,在此前提下才能评价劳动者是否适合该工作。(√)

95 不同的职业病诊断鉴定个案,应当组成不同的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 不同职业病个案的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有可能由相同的职业病诊断鉴定专家组成。(√)

96 设区的市级卫生行政部门因需承担起职业病诊断鉴定任务,因而必须依法建立职业病诊断鉴定专家库。(×)

97 一个省的辖区只能建立一个职业病诊断鉴定专家库。(√)

98 当事人对省级职业病诊断鉴定结论诊断不服的,可以向卫生部申请最终鉴定。(×)

99 职业健康检查机构有义务按统计年度汇总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时将汇总资料和患有职业禁忌症的劳动者名单报告用人单位及其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

100 职业禁忌是特指患有某种疾病不能从事某种职业或接触特定职业病危害因素。(×)

101 矽肺的基本病理改变有矽结节和肺间质弥慢性纤维化。(√)102 高温作业时,气温和热辐射是气象条件中影响人的体温调节主要因素。(√)

103 听觉疲劳和听觉适应均属暂时性听阈位移。(√)

104 精确测量车间空气中毒物的浓度,即可准确反映机体的接触水平。(×)

105 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是衡量车间空气污染程度的卫生标准,但它不是安全与否的绝对界限。(√)

106 棉尘病属于我国法定职业病中尘肺的一种。(×)

107 采取通风的方法将逸散的毒物排出,是预防职业中毒的一项根本性措施。(×)

108 呼吸道肿瘤和皮肤癌在职业肿瘤中最常见。(√)

109 较长时间停留在强烈噪声环境中,引起听力明显下降,听阈提高15~30D.B.,需要数小时甚至数十小时听力才能恢复,称为听觉疲劳。(√)

110 职业性肿瘤有11种。(√)

111 根据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对劳动者个体的健康状况结论可分五种包括目前未见异常 复查 疑似职业病 职业禁忌证和其他疾病或异常。(√)

112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本次体检血压150/100mmHg,不可从事高温作业岗位。(√)

113 有哮喘病的患者可以从事粉尘作业。(×)

114 职业病病人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工伤待遇。(×)

115 未经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安排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

116 职业健康体检和普通健康体检是一样的。(×)

117 职业健康体检具有法律强制性。(√)

118 晨尿最适于尿常规检验,午餐后尿对病理性蛋白尿和糖尿的检出现敏感,下午尿标本对尿胆原检出特别有益。(√)

119 高危险射线装置为Ⅰ类,事故时可以使短时间受照射人员产生严重放射损伤,甚至死亡,或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120 任一检测结果不符合相应标准或合同时,可立即判定设备性能有问题(×)

121 职业史的询问应突出其工种以及本人知道的接触职业危害的名称 接触的时间。(√)

122 农民肺已经列入我国职业病的尘肺种类。(×)

123 劳动者被诊断患有职业病,但用人单位没有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的,其医疗和生活保障由城镇医疗保险公司承担。(×)

124 职业病防治工作原则是实行分类管理 综合治理,方针是坚持预防为主 防治结合。(√)

125 职业病防治法修订后,职业病诊断比以前更加倾向于劳动者保护了。(√)

126 粉尘的浓度和游离二氧化硅含量 粉尘工龄 个体防护 粉尘的分散度都是影响煤工尘肺发病的因素。(√)

127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劳动者依法享有的职业卫生保护权利包括接受职业卫生教育 培训 依法拒绝作业权 知情权等。(√)

128 用人单位应当组织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进行定期职业健康检查,发现职业禁忌或者有与所从事职业相关的健康损害的劳动者应及时治疗检查,适当休息(×)

129 法定的尘肺病共有12种。(×)

130 疑似职业病病人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用人单位可以解除或者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131 职业病病人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

132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安排职业病病人进行治疗 康复和不定期的检查。(×)

133 用人单位对不适宜继续从事原工作的职业病病人,应当安排下岗,并给予一次性补贴。(×)

134 用人单位对从事接触职业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应当给予适当岗位津贴。(√)

135 当事人对设区的市级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向省 自治区 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再鉴定(√)

。136 劳动者被诊断患有职业病,即使没有证据证明是由于最后的用人单位导致的,其医疗和生活保障也应当由最后的用人单位承担 最后的用人单位有证据证明该职业病不是由于本单位的职业病危害造成的,由工伤保险承担。(×)

137 用人单位发生分立 合并 解散 破产等情形的,应当对从事接触职业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进行健康检查,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妥善安置职业病病人(√)

。138 任何医疗卫生机构发现疑似职业病病人时,都有义务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

。139 溶剂型采样炭管只有一段活性炭。(×)

140 火焰原子吸收主要用来检测非金属元素。(×)

141 石墨炉原子吸收的标准曲线相关系数要求大于0.99,其余方法要求大于0.999。(×)

142 一个职业卫生服务机构要使用新的职业卫生标准,必须确认才能使用。(×)

143 最低检出浓度以检测标准方法标注为准。(×)

144 每批次空白样品可以为3个。(√)

145 采样的吸收液损失不能超过5%。(×)

146 用热解吸型固体吸附剂管采样时,若空气中待测物浓度较高时,为了避免长时间采样可能发生穿透,宜采用串联两根热解吸型固体吸附剂管采样,并同时测定。(√)

147 在气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法中,检测实验室应优先使用该标准检测方法中的色谱柱,也可使用等效(即分析性能相同或相似)

的其他色谱柱。(√)

148 配制标准曲线的标准化学品优先使用的顺序为国家认可的标准物质、标准品、标准溶液、色谱纯或优级纯化学物质。(×)

149 配制高浓度标准溶液和标准气应临用前配制。(×)

150 配制标准系列的浓度点数,包括试剂空白在内,色谱法为 4 个~7 个,其余方法(包括光谱法等)为 5 个~10 个。(√)

1.职业卫生是对工作场所内产生或存在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及其健康损害进行识别、评估、预测和控制的一门学科。

2.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3.《职业病防治法》确立了我国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基本方针和 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的职业病防治管理原则。

4.  用人单位  是职业危害防治的责任主体。

5.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依照本法和国务院确定的职责,负责全国职业病防治的监督管理工作。

6.有关防治职业病的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制定并公布。

7.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调整并公布。

9.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经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其所职业禁忌的作业。
10.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不得安排孕期、哺乳期的女职工从事对本人和胎儿、婴儿有危害的作业。

11.职业病诊断机构应当经省、自治区、直辖市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12.职业健康监护是指劳动者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应急的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

13.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当包括劳动者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和职业病诊疗等有关个人健康资料。

14.向用人单位提供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材料,未按照规定提供中文说明书或者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15.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甲级资质有不少于30名经培训合格的专职技术人员,乙级资质有不少于15名经培训合格的专职技术人员。

16.职业卫生专职技术人员同时在两个以上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从业的,责令改正,对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处3万元以下罚款,对职业卫生专职技术人员处1万元以下罚款。

17.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应当依法独立开展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科学、客观、真实地反映技术服务事项。

18.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职业病防护设施所需费用应当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

22.可进入整个呼吸道的粉尘叫总尘。

23.可到达肺泡区的粉尘叫呼吸性粉尘 。

24.通过口鼻吸入呼吸道的粉尘叫可吸入性粉尘。

25.在海南岛,需要换算采集空气样品的体积为标准体积吗?(不需要)

26.当空气温度低于 5℃ 和高于35 ℃,大气压低于 98.8 kPa和高于103.4 kPa,在计算空气中有毒物质浓度之前,必先将采集的空气体积换算为“标准采样体积”。

27.定点采样采样点的选择应选择 有代表性的 工作地点,其中应包括有害物质 浓度最高 、劳动者接触时间最长的工作地点。

28.定点采样点数目的确定一个有代表性的工作场所内有多台同类生产设备时,1~3台设置1个采样点,4~10台设置2个采样点;10台以上,至少设置3个采样点。

29.某机加工企业同一厂房内有10台同类的焊接机,根据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 159-2004),进行现场采样时应设置  2  个采样点。

30. 劳动者工作是流动的时,在流动范围内,一般每10米设置一个采样点。

31.个体采样中采样数量的确定,能确定有害物质浓度最高和接触时间最长的劳动者时,工作岗位不足3名时,全部选为采样对象,劳动者3~5人,采样对象数2人,劳动者6~10人,采样对象数3人,劳动者>10人,采样对象数4人。

32.个体采样中采样数量的确定,不能确定有害物质浓度最高和接触时间最长的劳动者时,工作岗位不足6名时,全部选为采样对象,劳动者6人,采样对象数5人,劳动者7~9人,采样对象数6人,劳动者10~14人,采样对象数7人,劳动者15~26人,采样对象数8人,劳动者27~50人,采样对象数9人,劳动者>50人,采样对象数11人。

33.高温危害评价中接触时间率是指:劳动者在一个工作日内实际接触高温作业的 累计时间 和 8h的比率。

34.脉冲噪声是指:噪声突然爆发又很快消失,持续时间 小于等于0.5S,间隔时间 大于1S , 声压有效值变化≥40dB(A)的噪声。

35.噪声的测量:工作场所声场分布不均匀时,应将其划分若干声级区,同一声级区内 <3dB 。每个区域内,选择 2 个测点,取平均值。

36.手传振动是指手持振动工具或接触受振工件时,直接作用或传递到人的手臂的 机械振动 或 冲击 。

37.手传振动的测量,按照 生物力学 坐标系,分别测量三个轴向振动的 频率计权加速度 ,取 最大值    作为被测工具或工件的手传振动值。

38.采用类比法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时,应当阐明拟建项目与类比项目之间的可比性,包括 自然环境状况 、  生产工艺 、 生产设备 、 职业病防护措施 、 管理水平 等方面的相似性。

39.向大气排放有害物质的工业企业应布置在当地  夏季最小频率风向  的被保护对象的 上 风侧。40.工业企业厂区总平面布置应明确功能分区,可分为生产区、非生产区、辅助生产区。

41.厂区总平面布置:生产区宜选在大气污染物 扩散条件好 的地段。

42.当机械通风系统采用部分循环空气时,送入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气体、蒸汽及粉尘的含量,不应超过规定接触限值的  30%  。

43.夏季自然通风的进气窗其下端距地面不应高于 1.2m ,以便空气 直接吹向 工作地点。冬季自然通风用的进气窗其下端一般不低于 4m 。如低于 4m 时,应采取防止 冷风吹向工作地点 的有效措施。

44.浴室、盥洗室厕所的设计,一般按劳动者  最多的班组  人数设计,存衣室设计计算人数应按 车间劳动者实际总数  计算。

45.生产或使用剧毒或高毒物质的高风险工业企业应设置 紧急救援站 或 有毒气体防护站  。

46.在生产中可能突然逸出大量有害物质或易造成急性中毒或易燃易爆的化学物质的室内作业场所,应设置 事故通风装置 及与 事故排风系统 相连锁的泄漏报警装置。

47.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报警装置 配置现场急救用品、冲洗设备、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

48.设置毒物报警仪时,预报值为MAC或PC-STEL的 1/2 ,无PC-STEL的化学物质,预报值可设在相应超限倍数的1/2 。

50.全面通风的效果取决于 通风换气量和车间内的气流组织两个因素。

51.事故通风的风量宜根据工艺设计的要求通过计算确定,但换气次数不宜少于 12次/h。

52.局部通风设施包括排风罩、通风管道、通风机和净化装置等。

53.在高毒物品作业场所,设置红色警示线。在一般有毒物品作业场所,设置黄色警示线。警示线设在使用有毒作业场所外缘不少于30cm处。

54.工厂中噪声源很多,概括起来分为三类:机械性噪声、空气动力性噪声和电磁性噪声。

55.消除噪声污染的根本途径是减少机器设备本身的振动和噪声。

1.采用类比法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时,应当阐明拟建项目与类比项目之间的可比性,包括 自然环境状况、生产工艺、生产设备、职业病防护措施、管理水平等方面的相似性。2. 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年至少进行一次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 职业病危害严重的用人单位,除遵守前款规定外,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三年至少进行一次 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3.从事使用高毒物品作业的用人单位应当至少  每一个月 对高毒作业场所进行一次职业中毒危害因素检测;至少  每半年 进行一次职业中毒危害控制效果评价。4.工作场所的缺氧,当浓度很高达到IDLH可危及生命时,则应选用  隔离式空气呼吸器或氧气呼吸器 等防护用具。5. 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单位在 可行性论证 阶段应当完成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报告。6.全面通风的效果取决于 通风换气量  和 车间内的气流组织 两个因素。7. 最高容许浓度(MAC)主要是针对具有明显刺激、 窒息 或 中枢神经系统抑制 作用,可导致严重急性损害的化学物质而制定的不应超过的最高容许接触限值。8.概括地说,生产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包括 化学因素 、 物理因素  和 生物因素 。
10.当接触浓度超过PC-TWA,达到PC-STEL水平时,一次持续接触时间不应超过 15min ,每个工作日接触次数不应超过  4 次,相继接触的间隔时间不应短 于60min 。

11. 建设项目完工后,需要进行试运行的,其配套建设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投入试运行。试运行时间应不少于 30日,最长不得超过 180 日,国家有关部门另有规定或者特殊要求的行业除外。

12.建设单位是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建设的责任主体;建设单位  应组织有关专家对预评价报告进行评审,并对预评价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

13.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作用:一是为政府监管部门提供 技术支撑  ;二是为用人单位提供  技术服务  ;三是为劳动者提供  健康服务  。

14.化学有害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包括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 、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和 最高容许浓度 三类。

15.袋式除尘器属于 过滤式 除尘器。

16.职业卫生三级预防原则的第一级预防是 病因预防(从根本上消除和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

17.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所需费用应当纳入建设项目 工程预算 ,并与主体工程 同时设计 ,  同时施工 , 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

18.不同的职业危害因素对人体的危害不同。如  粉尘 可导致尘肺病,  化学因素 可导致职业中毒,  噪声 可导致职业性耳聋。

19.在《工作场所化学物质容许浓度》备注栏中,标有“皮”及“G1”字样,“皮”指可因皮肤、黏膜和眼睛直接接触蒸气、液体和固体,通过完整的皮肤吸收引起全身效应。 “G1”指 确认人类致癌物    。

20、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加强作业场所的职业危害防治工作,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   工作环境和条件  ,采取有效措施,保障 从业人员 的职业健康。

21、  用人单位   是职业危害防治的责任主体。

22、.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活动中影响劳动者健康的、存在于生产工艺过程以及劳动过程和生产环境中的各种危害因素的统称。

23、排放污染物企业布置在当地夏季最小频率风向的被保护区域的上风侧,符合防护距离要求。

24、厂区总平面布置:生产区选择在易扩散污染物地段,布置在全年最小风频的上风侧。非生产区布置在全年最小风频的下风侧,辅助生产区布置在二者之间。

25、高温车间纵轴与夏季主导风向夹角大于45°,热源尽量夏季主导风向下风侧。

26、当机械通风系统采用部分循环空气时,送入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气体、蒸汽及粉尘的含量,不应超过规定接触限值的 30%  。

27、夏季自然通风的进气窗其下端距地面不应高于 1.2m ,以便空气直接吹向工作地点。冬季自然通风用的进气窗其下端一般不低于 4m 。如低于 4m 时,应采取防止  冷风吹向工作地点   的有效措施。

28、当工作地点气温≥35℃时,应采取局部降温和 综合防暑 措施。

29、浴室、盥洗室厕所的设计,一般按劳动者     最多的班组     人数设计,存衣室设计计算人数应按    车间劳动者实际总数     计算。

30、生产或使用剧毒或高毒物质的高风险工业企业应设置紧急救助站 或 有毒气体防护站 。

31、在空调工作场所,人均新风量为≥30m3/h。

32、脉冲噪声是指:噪声突然爆发又很快消失,持续时间 ≤0.5s  ,间隔时间 >1s,   声压有效值变化    ≥40dB(A)的噪声。

33、手传振动是指手持振动工具或接触受振工件时,直接作用或传递到人的手臂的 机械振动或 冲击  。

34、定点采样采样点的选择有代表性的工作地点,其中应包括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劳动者接触时间最长的工作地点。

35、在评价工作场所防护设备或措施的防护效果时,应根据设备的情况选定 采样点,在工作地点劳动者工作时的呼吸带进行采样。

36、一个有代表性的工作场所内有多台同类生产设备时,1~3 台设置1个采样点

37、高温的测量:常年从事高温作业,在夏季最热季节测量,不定期从事高温作业,在工期内最热月测量;从事室外作业,在 最热月晴天有太阳辐射时测量。

38、噪声的测量:工作场所声场分布不均匀时,应将其划分若干声级区,同一声级区内声级差<3dB(A) 。每个区域内,选择 2个测点,取平均值。

39、手传振动的测量,按照 生物动力学 坐标系,分别测量三个轴向振动的  频率计权加速度值 ,取   三个轴向中的最大值   作为被测工具或工件的手传振动值。

40、煤矿井下的主要支护方式有锚杆(锚锁)同喷支护 、  支架支护 、砌碹支护、工字钢支护和坑木支护。

41、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为  存在劳动关系的劳动者 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按照规定的期限妥善保存。

42.假设某企业7名焊接岗位操作工能够确定是接触有害物质浓度最高和接触时间最长的劳动者时,在对其进行个体采样时,应选定  3 名操作工作为采样对象。在不能够确定是接触有害物质浓度最高和接触时间最长的劳动者时,应选定 6 名操作工作为采样对象。

43. 呼吸防护用品从设计上分过滤式和隔绝式两类。

44.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申请甲级资质的注册资金需 800  万元以上,固定资产 700万元以上,应有不少于 25名经培训合格的专职技术人员。

45.短时间采样指采样时间一般不超过 15min  的采样;长时间采样指采样时间一般在  1h  以上的采样。

46.在高毒物品作业场所,设置  红色 警示线,在一般有毒作业场所,设置    黄色警示线,警示线设在使用有毒作业场所外缘不少于30cm 处。

47. 职业人群健康监护分为 上岗前检查、在岗期间定期检查、离岗时检查、离岗后医学随访和应急健康检查五类。

48. 建设单位对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应当依照本办法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请职业卫生“三同时”的备案、审核、审查和竣工验收。

49.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和控制效果评价工作程序主要为 准备 阶段、   实施   阶段和报告编制及评审 阶段。

50.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甲级、乙级资质证书有效期均为   年。资质证书有效期满需要延续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应当于期满前 3 个月向原发证机关提出申请。

51. 存在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编制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对其编制的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实用性 负责。

52.当空气温度低于5℃和高于35℃、大气压低于98.8 kPa和高于103.4 kPa,在计算空气中有毒物质浓度之前,必先将采集的空气体积换算为“标准采样体积”。

53.在工作场所空气中存在气体、蒸气和气溶胶三种状态。

54.有泵型采样法根据采样方式不同,分为定点采样和个体采样

55.采集金属性烟尘首选微孔滤膜,称量法选用测尘滤膜,采集有机化合物气溶胶选用玻璃纤维滤纸。

56.冲击式吸收管法是利用空气样品中的颗粒以很大的速度冲击到盛有吸收液的管底部,因惯性作用被冲到管底上,再被吸收液洗下。因此必须使用3 L/min的采样流量。

57.粉尘分散度测定方法:滤膜溶解涂片法、自然沉降法。

58.粉尘用于个体采样时,流量范围为   ;用于长时间采样时,连续运转时间应   。

59.游离SiO2指结晶型的SiO2(即石英),测定方法有焦磷酸法、红外分光光度法、X射线衍射法

60.计数符合下列条件的纤维:其长度大于5μm,宽度小于3μm,长度与宽度之比大于3:1的石棉纤维。

1.《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2012年版)》将职业病危害的风险程度分为轻微、一般、严重。(×)

2.事故性监测应监测至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低于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时为止。(×)

3.为保证车间内良好的通风和自然换气,使用有机溶剂的工作场所不宜过于狭窄,厂房的高度应不低于3.2m,人均面积不少于4.5m2,人均占有容积不小于15m3为宜。(√)

4.职业危害申报工作实行分级属地管理。(√)

5.作业场所职业危害每年申报一次。(√)

6.对接触职业危害的从业人员,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从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生产经营单位及从业人员共同承担。(×)

7.工业企业选址应避开自然疫源地,对因建设工程需要不能避开的,不需采取相应的措施。(×)

8.在同一工业区内布置不同卫生特征的工业企业时,宜避免不同有害因素产生交叉污染就可以。(×)

9.《职业病分类目录》中,职业性尘肺病指包含矽肺及金属尘肺在内的13种尘肺。( )

10.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有毒物品作业。(√)

11.GBZ2.2-2007中规定煤矿井下采掘作业地点气象条件适用于煤矿井下采掘作业,也适用于其他矿井下的采掘作业。(√)

12.有可能泄漏液态剧毒物质的高风险作业场所,应专设泄险区等应急设施。(√)

13.特殊高温作业,热辐射强度应小于700W/m2,室内气温不应超过26℃。(×)

14.噪声与振动较大的生产设备应安装在单层厂房或多层厂房的底层。(√)

15.某企业有男职工900人,其中管理人员80人,劳动者820人。管理人员的工作制度为长白班,劳动者工作制度实行四班三运转,则该企业最少应设置的厕所男蹲位数为14个。(×)

16.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在评价阶段应完成的工作是:工程分析、职业卫生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性定量分析与评价。(×)

17.噪声聋属于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

18.《告知卡》是针对某一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劳动者危害后果及其防护措施的提示卡。(√)

19.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的评价方法包括:风险评估法、类比法、检查表分析法、工程分析法等。(√)

20.按照《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的要求,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工业企业应制定应对突发职业中毒的应急救援预案。(×)

21.指令性标识的背景色为蓝色,标示图及外圈均为白色,安全色至少要覆盖总面积的50%。(√)

22.热加工厂房的开口部分应位于夏季主导风向的迎风面,各翼的纵轴与夏季主导风向呈0-45度夹角。(×)

23.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类别一般分为严重的职业病危害项目、较重的职业病危害项目和一般的职业病危害项目。(√)

24.电焊工人除应注意眼睛防护外,还应防止焊尘、焊烟对人体的危害。(√)

25.职业健康监护主要包括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等内容。(√)

26.采石、石雕、水泥等粉尘危害行业的作业工人配戴一般卫生口罩就可有效防止尘肺病。(×)

27.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它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28.用人单位不但要组织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进行上岗前和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检查,也要组织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

29.职业健康检查应当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

30.上岗前健康检查的对象不包括转岗到该工种作业岗位的人员。(×)

31.《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14)

规定了职业健康检查个体体检结论为目前未见异常、复查、疑似职业病、职业禁忌证、其他疾病或异常5种。(√)

32.职业健康检查机构有义务按统计年度汇总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时将汇总资料和患有职业禁忌症的劳动者名单报告用人单位及其所在地县级以上卫生监督机构。(×)

33.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应在体检工作结束30个工作日内向用人单位提交职业健康检查报告。(√)

34.职业健康检查包括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三类。(√)

35.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医学观察的费用由本人承担。(×)

36.《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14)

中要求接触有害化学因素作业人员在岗期间检查的必检项目都应包括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检查项目。(×)

37.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经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

38.用人单位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制订本单位的职业健康监护工作计划。(√)

39.才炎热季节的高温辐射,寒冷季节因窗门紧闭而带来通风不良均属于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40.粉尘分散度越高→在空气中存留时间长→被机体吸收的机会就越多。(√)

41.经皮肤吸收是毒物进入人体最常见和主要的途径(×)

42.呈气体、蒸汽、气溶胶(粉尘、烟、雾)

状态的毒物均可经呼吸道进入人体。(√)

43.虽然一些职业病治疗较为困难、甚至无法治疗,但职业病都是可以预防的。(√)

44.急性二甲基甲酰胺中毒可导致中毒性肝病和出血性膀胱炎。(×)

45.石棉肺的基本病理改变有矽结节和肺间质弥慢性纤维化。(×)

46.爆震性耳聋与噪声聋一样具有双耳对称的特点。(×)

48.职业性中暑是因为散热障碍,体温调节紊乱所致。(√)

49.屏蔽高频电磁场辐射源时,选用的材料最好是铜材。(√)

50.石棉纤维可以导致肺癌和胸膜间皮瘤,两者都属于法定职业性肿瘤。(√)

1.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      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B.

A.生产活动

B.职业活动

C.劳动活动

D.工作活动

 

2.建设项目不包括。D.

A.新建、扩建项目

B.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

C.改建项目

D.在建设项目

 

3.下列不是建设项目三同时的是 B.

A.主体工程同时设计

B.同时施工

C.同时进行

D.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4.我国法定职业病为几大类,115种。C.

A.5

B.8

C.10

D.11

 

5.下列不属于职业病二级预防的是    C.

A.早期发现

B.早期诊断、早期控制

C.个人防护

D.工作场所定期职业病危害检测与评价

 

6.用人单位在健康监护中的责任和义务下列哪项是错误的D.

A.用人单位应安排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健康检查

B.用人单位应安排劳动者在岗期间进行定期健康检查

C.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

D.用人单位可以不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7.不是上岗前检查的是D.

A. 即将从事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的新录用人员

B.变更工作岗位、工作内容人员

C.因各种原因较长时期脱离工作又重新返回工作岗位的人员

D.应急检查

 

8.下列描述正确的是C.

A.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综合管理、分类治理的原则

B.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全面管理、综合治理的原则

C.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分类管理、综合治理的原则

D.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分类监督、综合治理的原则

 

9.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范围是B.

A.从“人、机、物、料、财”

B.从“人、机、物、料、环”

C.从“人、机、物、法、环”

D.从“人、机、厂、料、环”

 

10.评价单元的划分原则及方法是B.

A.以工艺特征划分评价单元

B.以生产设备特征划分评价单元

C.以职业病防护设施特征划分评价单元

D.以应急救援特征划分评价单元

 

11.检查表法正确描述的是B.

A.依据国家有关职业卫生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标准,以及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案例等编制成表

B.依据国家有关职业卫生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标准编制

C.以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案例等编制成表

D.以调查人员经验编制成表

 

12.检查表法A.

A.检查表法一般用于定性评价

B.仅适用于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C.仅适用于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D.仅适用于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13.类比法适用于B.

A.任何评价项目

B.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C.仅适用于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D.仅适用于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14.职业卫生调查法A.

A.主要用于职业病危害评价的现场调查和类比调查,可单独使用,更多是作为其他评价方法的前期步骤和辅助手段

B.仅适用于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C.仅适用于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D.仅适用于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15.职业卫生调查法的优点A.

A.是以现场调查为手段,能够比较真实、客观地获取建设项目的有关信息,准确性较高。其缺点是现场调查工作量比较大。

B.是以现场调查为手段,能够比较真实、客观地获取建设项目的有关信息,准确性较高。工作量比较少。

C.是以现场调查为手段,能够比较真实、客观地获取建设项目的有关信息,准确性较低。工作量比较小。

D.是以现场调查为目的,真实、客观、准确

 

16.工程分析法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时描述正确的是D.

A.必须从系统工程分析的角度全面剖析建设项目可能产生或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无论是收集资料

B.现场调研必须认真

C.现场调研必须认真、仔细、全面、到位

D.必须从系统工程分析的角度全面剖析建设项目可能产生或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无论是收集资料,还是现场调研必须认真、仔细、全面、到位

 

17.检测检验法是一种定性、定量评价方法C.

A.仅适用于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B.仅适用于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分析与评价,职业病防护设施效果评估。

C.适用于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可用于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分析与评价,职业病防护设施效果评估。

D.仅适用于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可用于职业病防护设施效果评估。

 

18.风险评估法 A.

A.依据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理化性质、浓度(强度)、暴露方式、接触人数、接触时间、接触频率、防护措施、毒理学资料、流行病学等相关资料,按一定准则,对建设项目发生职业病危害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进行评估,并按照危害程度考虑有关消除或减轻这些风险所需的防护措施,使其降低到可承受水平。

B.依据对建设项目发生职业病危害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进行评估,并按照危害程度考虑有关消除或减轻这些风险所需的防护措施,使其降低到可承受水平。

C.依据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理化性质、浓度(强度)、毒理学资料、流行病学等相关资料,按一定准则,对建设项目发生职业病危害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进行评估,并按照危害程度考虑有关消除或减轻这些风险所需的防护措施,使其降低到可承受水平。

D.按照危害程度考虑有关消除或减轻这些风险所需的防护措施,使其降低到可承受水平。

 

19.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通常可分为C.

A.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B.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C.系统监测、抽样监测、 定期定点监测和个体接触水平监测

D.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20.职业性有害因素主要包括C.

A.化学、物理和生物因素       

B.粉尘、毒物和噪声

C.粉尘、毒物和物理因素

D.化学因素和物理因素

 

21.具有明显刺激、窒息或中枢神经抑制作用,可导致严重急性损害的化学物质,其职业接触限值应采用A.

A. MAC.

B.PC-TWA.   

C.PC-STEL   

D.参考相应的毒理作用分析

 

22.制鞋企业粘合剂中的挥发性物质的职业危害因素主要是B.

A.正己烷

B.苯、甲苯、二甲苯

C.1,2-二氯乙烷

D.甲醛、正己烷

 

23.职业病危害因素侵入人体的途径C.

A.呼吸道

B.呼吸道、皮肤

C.呼吸道、皮肤、消化道

D.皮肤、消化道

 

24.电焊工人作业过程中可能接触到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是D.

A.有害气体

B.有害气体、辐射。粉尘

C.有害气体、辐射、粉尘、噪声

D.有害气体、辐射、粉尘、噪声

 

25.劳动中过度精神(心理)紧张属于那一类职业病危害因素B.

A.生产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B.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C.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D.心理因素

 

26.生产性粉尘属于哪一种职业病危害因素A.

A.化学因素

B.物理因素   

C.生物因素

D.社会因素

 

27.导致肺组织纤维化的主要与粉尘的那种特性有关A.

A.化学组成(游离SiO2含量)

B.分散度

C.溶解度   

D.  形状与硬度

 

28.在对建设项目作业场所进行职业卫生评价检测时,应当A.

A.连续检测3天,其中包括浓度最高的一天,浓度最高的时段  

B.检测一次,时间15分钟

C.选择浓度最高的时段检测。

D.检测1天,其中包括浓度最高的一天,浓度最高的时段  

 

29.生产环境气象条件不包括C.

A.气压

B.气湿

C.热辐射

D.气温

 

30.长时间采样,是指采样时间一般在_____以上的采样。C.

A.15分钟

B.60分钟

C.1-8h以上

D.8h

 

31.职业病危害因素作用于人体时,所产生的危害与接触剂量(强度)有关,也就是说存在    关系B.

A.剂量

B.剂量-效应关系

C.效应

D.对应

 

32.职业性铅中毒仍是我国最常见的慢性中毒,国内以铅熔炼、       制造行业发生铅中毒的人数较多C.

A.铅矿的开采

B.印刷业铸字和浇板

C.蓄电池

D.建筑时的焊割

 

33.铅及其化合物主要以下列哪种形式进入人体C.

A.烟  

B.蒸汽      

C.粉尘、烟或蒸汽汽  

D.粉或蒸汽汽

 

34.以下属于窒息性气体的A.

A.一氧化碳      

B.一氧化氮      

C.苯     

D.有机磷农药      

 

35.工作场所化学有害因素接触浓度超过PC.-TWA.,达到PC.-STEL水平时,一次接触时间不应超过    ,每个工作日接触次数不应超过    ,相继接触的36.间隔时间不应超过    。B.

A.15min 、4次 、30min

B.15min、4次、60min  

C.20min 、4次 、30min  

D.15min 、4次 、30min

 

37.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原理包括D.

A.从因到果原理

B.类推原理

C.从量变到质变原理

D.以上都是

 

38.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原则A.

A.全面识别 ,主次分明,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

B.全面识别

C.主次分明

D.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

 

39.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程序包括A.

A.收集资料

B.工程分析

C.收集资料、工程分析、现场调查、危害筛选

D.危害筛选

 

40.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的方法有C.

A.类比法 、资料复用法 、经验法、检查表法

B. 工程分析法和实测法

C.类比法 、资料复用法 、经验法、检查表法、 工程分析法和实测法

D.类比法 、资料复用法  工程分析法和实测法

 

41.密闭空间描述正确的是A.

A.密闭空间是指与外界相对隔离, 进出口受限、 自然通风不良 、足够容纳一人进入并从事非常规, 非连续作业的有限空间

B.与外界相对隔离, 进出口不受限、 自然通风良好、足够容纳多人进入并从事非常规, 非连续作业的有限空间

C.与外界相对隔离, 进出口受限、 自然通风良好 、足够容纳一人进入并从事非常规有限空间

D. 自然通风不良 、足够容纳一人进入并从事非常规, 非连续作业的有限空间

 

42.职业病防护设施的有效性描述正确的是A.

A.职业病防护设施的有效性是为了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所应满足的基本要求

B.职业病防护设施的有效性是为了有效控制职业病危害所应满足的基本要求

C.职业病防护设施的有效性是为了有效消除职业病危害所应满足的基本要求

D.职业病防护设施的有效性是为了有效预防职业病危害所应满足的基本要求

 

43.事故通风的风量宜根据工艺设计要求通过计算确定,但换气次数不宜<?次/hC.

A.6

B.9

C.12

D.15

 

44.全面通风的气流组织形式包括A.

A.均匀混合、短路、置换、活塞流方法

B.均匀混合、短路方法

C.置换、活塞流方法

D.短路、置换方法

 

45.全面通风气流组织原则D.

A.避免含大量湿、热或有害物质的空气流入,一般要求进风口尽量靠近作业地点。

B.车间内所要求的卫生条件比周围环境高时,应秉持正压状态。

C.在通风房内,应尽量使进风气流分布均匀,减小涡流,避免有害物质积聚。避免气流短路

D.以上都是

 

46.工作场所的新风应来自室外,新风口应设置在空气清洁区,新风量应满足下列要求B.

A.非空调工作场所人均占用容积<20m3的车间,应保证人均新风量>30m3/h。

B.非空调工作场所人均占用容积<20m3的车间,应保证人均新风量>30m3/h。如所占容积>20m3时,应保证人均新风量≥20m3/h。采用空气调节的车间,应保证人均新风量≥30m3/h。洁净室的人均新风量应≥40m3/h

C.洁净室的人均新风量应≥40m3/h

D.采用空气调节的车间,应保证人均新风量≥30m3/h

 

47.以下描述不正确的是D.

A.放散粉尘的生产过程,宜采用湿式作业。输送粉尘物料时,应采用不扬尘的运输工具。放散粉尘的工业建筑,宜采用湿法冲洗措施,当工艺不允许湿法冲洗且防尘要求严格时,宜采用真空吸尘装置。

B.大量散热的热源(如散热设备、热物料等),宜放在生产厂房外面或坡屋内。对生产厂房内的热源,应采取隔热措施。工艺设计。宜采用远距离控制或自动控制。

C.放散不同毒性有害物质的生产设备布置在同一建筑物内时,毒性大的应与毒性小的隔开。

D.放散热和有害气体的生产设备,应布置在厂房自然通风的天窗下部或穿堂风的上风侧。

 

48.以下描述不正确的是C.

A.建筑物内,放散热、蒸汽或有害物质的生产过程和设备,无须采用局部排风。当局部排风达不到卫生要求时,应辅以全面排风或采用全面排风。

B.设计局部排风或全面排风时,宜采用自然通风。当自然通风不能满足卫生、环保或生产工艺要求时,不应采用机械通风或自然与机械的联合通风。

C.散发剧毒物质的房间和设备,应单独设置排风系统

D.混合后易使蒸汽凝结并聚积粉尘时。不需要单独设置排风系统

 

49.利用天窗排风的工业建筑,符合下列情况之一时,应采用避风天窗:D.

A.夏热冬冷和夏热冬暖地区,室内散热量大于23W/m3时

B.其他地区,室内散热量大于35W/m3时

C.不允许气流倒灌时

D.以上都是

 

50.机械送风系统进风口的位置C.

A.进风口的下缘距室外地坪不宜小于1m,当设在绿化地带时,不宜小于1m。

B.进风口的下缘距室外地坪不宜小于2m,当设在绿化地带时,不宜小于2m。

C.进风口的下缘距室外地坪不宜小于2m,当设在绿化地带时,不宜小于1m。

D.进风口的下缘距室外地坪不宜小于2m,当设在绿化地带时,不宜小于1m。

1.以下描述正确的是.C

A.排除有爆炸危险的气体、蒸汽和粉尘的局部排风系统,其风量应按在正常运行和事故情况下,风管内这些物质的浓度不大于爆炸下限的20%计算

B.排除有爆炸危险的气体、蒸汽和粉尘的局部排风系统,其风量应按在正常运行和事故情况下,风管内这些物质的浓度不大于爆炸下限的30%计算

C.排除有爆炸危险的气体、蒸汽和粉尘的局部排风系统,其风量应按在正常运行和事故情况下,风管内这些物质的浓度不大于爆炸下限的50%计算

D.排除有爆炸危险的气体、蒸汽和粉尘的局部排风系统,其风量应按在正常运行和事故情况下,风管内这些物质的浓度不大于爆炸下限的60%计算

 

2.毒物警报值根据有毒气体毒性和现场实际情况一般设置为.D

A.1/2MAC

B.1/2PC-STEL

C.PC-TWA

D.MAC、PC-STEL或超限倍数相对应的值

 

3.产生密度比空气小的可燃气体或蒸汽车间的事故排风吸风口应设在.D

A.吸风口上缘距顶棚不大于0.4m       

B.吸风口上缘距顶棚<0.6m

C. 吸风口上缘距顶棚<0.7m

D.吸风口上缘紧贴顶棚

 

4.排风口与机械送风系统的进风口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0m;当水平距离不足20m时,排风口必须高出进风口,并不得小于m.B

A.5

B.6

C.8

D.20

 

5.不属于噪声控制技术措施的是.D

A.控制噪声源

B.控制传播途径

C.采取个人防护措施  

D.职业性健康检查

 

6.过滤式除尘器有.A

A.袋式除尘器            

B.惯性除尘器

C.旋风除尘器

D.电除尘器

 

7.常用机械通风系统的构成,除外.A

A.空调设备

B.通风机、通风管

C.排气罩

D.净化设备

 

8.机械通风系统的构成,对防尘防毒效果影响最大的是.D

A.通风机

B.通风管

C.排气罩

D.净化设备

 

9.通风排汞首选通风方式是.A

A.下吸式局部排风

B.喷雾风扇

C.全面机械排风

D.全面机械送风

 

10.在生产中可能突然逸出大量有害物质或易造成急性中毒或易燃易爆的化学物质的室内作业场所,应设置.C

A. 轴流风机            

B.局部机械通风设施

C.事故通风装置

D.密闭设施

 

11.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报警装置,配置现场急救用品,冲洗设备,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B

A.消防设施

B.泄险区

C.隔离墙

D.救护设施

 

12.清理通风不良的下水道,最有可能接触到的有害气体有.D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二氧化碳

D.硫化氢

 

13.最可能接触氰化物的作业是.A

A.贵金属提炼

B.造纸

C.石油开采

D.清理化粪坑

 

14.刺激性气体急性中毒的急救措施,首先必须.A

A.迅速脱离中毒现场、吸氧

B.阻断毒物继续吸收

C.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

D.适当使用抗生素,预防继发感染

 

15.不正确描述的是.C

A.对建设项目总体布局的评价时,重点描述厂区功能分区的合理性,生产区、非生产区、辅助生产区的相对位置能否符合国家标准要求,以及竖向布局如各建筑物内各层之间的相互影响等

B.对于改建、扩建、技术改造、技术引进类的建设项目进行总体布局评价,需要评价所依托的总体布局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C.不需要进行利旧内容评价

D.分析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提出的总体布局情况,并对照GB 50187、GB/T 12801及GBZ 1等相关职业卫生法规标准要求,评价总体布局的符合性

 

16.总体布局分析内容.D

A.平面布局分析与评价

B.竖向布局分析与评价

C.厂房设计分析与评价

D.以上都是

 

17.建设项目平面布局功能分区.D

A.生产区

B.生产辅助区

C.办公及生活区

D.以上都是

 

18.生产区宜选在大气污染物扩散条件好的地段,布置在.A

A.当地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B.当地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

C.当地全年最大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D.当地全年最大频率风向的下风侧

 

19.放散大量热量或有害气体的厂房宜采用。.B

A.多层建筑

B.单层建筑

C.单层建筑或多层建筑

D.以上都不是

 

20.高温车间的纵轴宜与当地夏季主导风向相垂直。当受条件限制时,其夹角不得.C

A. < 30度

B. < 15度

C. < 45度

D. <60度

 

21.厂房侧窗下缘距地面不宜高于.D

A.1.1m

B.1.0m

C.1.5m

D.1.2m

 

22.厂房设计描述不正确的是.C

A.厂房建筑方位:应能使室内有良好的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相邻两建筑物的间距一般不宜小于二者中较高建筑物的高度

B.以自然通风为主的厂房,车间天窗设计应满足卫生要求

C.阻力系数大,通风量大,便于开启,适应不同季节要求

D.天窗排气口的面积应略大于进风窗口及进风门的面积之和

 

23.车间办公室:宜靠近厂房布置,但不宜与处理危险、有毒物质的场所相邻。应满足以下那些要求.A

A.采光、照明、通风、隔声

B.采光、通风、隔声

C.照明、通风、隔声

D.通风、隔声

 

24.高温车间的纵轴宜与当地夏季主导风向相垂直。当受条件限制时,其夹角不得 多少度.C

A.30

B.40

C.45

D.60

 

25.总体布局的分析与评价的基本思路包括.D

A.分析建设项目总体布局情况

B.分析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存在的环节,分析建设项目存在的气象资料,主导风向、风频、玫瑰图

C.依据规范和标准,编制检查表,逐条进行分析与评价,核心是功能分区是否明确,建设内容及平面、空间相位置关系是否合理,不符合的说明理由,提出建议

D.以上都是

 

26.改扩建、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评价范围及应注意的事项有.D

A.是否依托厂区原有总体布局

B.新增设的内容是否破坏了原有布局

C.依托的布局能不能满足扩改等工艺设备的需要

D.以上都是

 

27.生产工艺和设备布局分析与评价基本思路是.D

A.分析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及设备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环节;依据标准,编制检查表;逐条进行评价,设备是否按照高度与低毒、有毒与无毒分开、噪声交叉污染、高温的楼层是否正确,生产工艺及设备建设内容是否合理,不符合的说明理由,提出建议

B.分析建设项目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布局情况,并汇总分类

C.分析建设项目产生毒物、粉尘、噪声、振动、高温设备的控制措施与分开设置情况

D.以上都是

 

28.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中要求向大气排放有害物质的工业企业应设在.B

A.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B.当地夏季最小频率风向被保护对象的上风侧

C.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

D.当地夏季主导风向的下风侧

 

29.不是个人防护用品的是哪项.D

A.防护头盔;呼吸防护器;皮肤防护用品等

B.防护服

C.防护眼镜;防护面罩;护耳器

D.以上都是

 

30.PPE用途描述正确的是.D

A.防尘、防毒、防噪声、防高温

B.防微波和激光、防放射、防冲击、防机械外伤、防油、防酸碱、防坠落、防寒、防电、防水和水上救生等

C.防尘、防毒、防噪声、防高温热辐射、防微波和激光、防放射

D.防尘、防毒、防噪声、防高温热辐射、防微波和激光、防放射、防冲击、防机械外伤、防油、防酸碱、防坠落、防寒、防电、防水和水上救生等

 

31.对个人防护用品的评价时,评价的内容应包括.D

A.个人防护用品的发放制度和发放标准

B.个人防护用品的配戴情况

C.个人防护用品的防护因素

D.以上都是

 

32.有毒有害气体或蒸气防毒半面具或全面具, GB2890-(2009)过滤元件分类不包括.D

A.A型(3号):某些有机蒸气;B型:某些无机气体;Hg型:汞蒸气;HS(4号)型:硫化氢气体

B.E型(7号): 二氧化硫和其他酸性气体;

C.K型(4号):氨及氨的有机衍生物;CO型(5号):一氧化碳气体;

D.以上各类的任意过滤元件都可以用于防毒

 

33.耳罩的要求不包括.C

A.吸声材料的种类、层数和重量均可影响隔声效果,一般多用羊毛毡、多孔泡沫塑料等材料

B. 隔音性能好,左右两个耳罩壳体间插入损失的差值不应大于5dB;耳罩壳体的低限共振率愈低,防声效果愈好

C. 没有具体要求

D. 耳罩的头环弹性应适中,有一定夹紧力,可调节,无明显压痛与不适感

 

34.呼吸防护用品选择的基本思路是.D

A.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评价、确定危害水平

B.确定危害水平、明确各种呼吸防护用品级别

C.选择防护级别呼吸高于危害水平的呼吸防护用品种类

D.以上都是

 

35.个体防护用品选用最重要的标准是.B

A.《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T 11651-2008)

B.《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GB/T 18664-2002)

C.《护听器的选择指南》(GB/T 23466-2009);《防护服一般要求》(GB/T 20097-2006)

D.《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危害防护规范》(GBZ/T 205-2007)

 

36.个体防护评价内容包括.D

A.配备人员确定

B.配备防护用品的符合性评价

C.防护用品的有效性评价

D.防护用品的符合性、有效性、合理性评价

 

37.防护用品的有效性评价是指.B

A.接触作业人员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选择的防护用品种类、配备

B.接触作业人员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选择的防护用品种类、配备、更换、维护、保养、现场监督、记录、管理情况等

C.防护用品种类、配备、更换、维护、保养、现场监督

D.以上都不是

 

38.建筑卫生学不包括.D

A.主要包括建筑结构、采暖、通风、空气调节、采光照明、微小气候等建筑卫生学的调查

B.检测(包括检测方法、仪器、条件、频次、检测点设置内容

C.建筑卫生学分析与评价

D.污水站

 

39.采暖(防寒)一般规定不包括.D

A.当工作地点不固定,需要持续低温作业时,应在工作场所附近设置取暖室。

B.凡近十年每年最冷月平均气温≤8℃的月数≥3个月的地区应设集中采暖设施

C.<2个月的地区应设局部采暖设施

D.年最冷月平均气温≤10℃的月数≥1个月的地区

40.以下描述不正确的是.B

A.产生较多或大量湿气的车间,应设计必要的除湿排水防潮设施

B.冬季采暖室外计算温度≤-10℃的地区,为防止车间大门长时间或频繁开放而受冷空气的侵袭,应根据具体情况设置门斗、外室或热空气幕

C.设计热风采暖时,应防止强烈气流直接对人产生不良影响,送风的最高温度不得超过70℃,送风宜避免直接面向人,室内气流一般应为O.lm/s~0.3m/s

D.围护结构内表面(不包括门窗)应防止凝结水气,特殊潮湿车间工艺上允许在墙上凝结水汽的除外

 

41.热加工厂房应设置天窗挡风板,厂房侧窗下缘距地面不宜高于.C

A.1.0m

B.1.5m

C.1.2m

D.4.0m

 

42.从事有毒物品作业的劳动者有权在正式上岗前从用人单位获得的材料是,不包括.C

A.作业场所使用的有毒物品的特性,有害成分、预防措施、教育和培训资料

B.有毒物品的标鉴、标识及有关资料

C.职业中毒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

D.有毒物品安全使用说明书

 

43.高温作业工人的法定职业病是.B

A.消化系统疾病

B.中暑

C.高血压

D.冠心病

 

44.应当建立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的单位是.C

A.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

B.卫生行政部门

C.用人单位

D.医疗卫生机构

 

45.用人单位在健康监护中的责任和义务哪项是错误的.D

A.用人单位应安排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健康检查

B.用人单位应安排劳动者在岗期间进行定期健康检查

C.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

D.用人单位可以不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46.职业健康监护的目标是.D

A.监视职业病及职业健康损害的发生、发展规律

B.早期发现职业病、职业相关疾病及职业禁忌症

C.评价作业环境与职业危害的关系和危害程度

D.评价预防和干预措施的效果

 

47.《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规定健康监护的目标疾病是.D

A.疑似职业病、职业禁忌症

B.职业病、职业禁忌症

C.职业禁忌症,其他疾病或异常

D.职业、疑似职业病

 

48.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应当客观、真实,      对健康检查结果承担责任.A

A.体检机构

B.医疗机构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

C.安全管理人员

D.职业健康检查相关医务人员

 

49.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   )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A

A.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

B..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

C.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

D.职业病病名

 

50.接触粉尘作业,呼吸防护用品选择最常见错误是选用.A

A.纱布口罩  

B.防尘口罩  

C.防尘毒面具

D.防尘毒口罩

51.作业场所毒物浓度很高时最好选用.B.

A.过滤式防毒面具.

B.隔离式防毒面具.

C.防毒服.

D.简易防毒口罩

 

52.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职业病的诊断需要依据患者     、患者所在作业现场的职业卫生学监测调查资料、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在鉴别诊断的基础上综合判定.D.

A.工作经历.

B.职业史.

C.生活史.

D.劳动过程史

 

53.依据《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职业卫生管理措施应包括.D.

A.职业危害告知、警示标识设置.

B.职业卫生管理机构与人员的配置、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职业卫生培训.

C.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健康监护.

D.以上都是

 

54.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具体包括:.D.

A.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制度.

B.职业病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职业病防护用品管理制度;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

C.岗位操作规程.

D.以上都是

 

55.以下描述不正确的有.C.

A.用人单位应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并在厂区的醒目位置以书面形式公布.包括职业卫生方针、目标、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等.

B.用人单位应与所有形式的用工者签订劳动合同。在劳动合同中,用人单位应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危害程度及其后果告知劳动者,将职业病危害告知作为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劳动合同签订后,用人单位变更劳动者工作岗位或工作内容,使劳动者接触原订立的劳动合同中没有告知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时,应如实向劳动者告知并作说明.

C. 用人单位可以不通过公告栏、合同、书面通知或其他有效方式告知劳动者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结果.

D. 用人单位对职业健康检查中发现的职业病或职业禁忌证应以适当方式及时告知劳动者本人。

 

56.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能够开展的技术服务有.A B C D.

A.为建设项目提供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B.为用人单位提供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C.为建设项目提供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D.为用人单位提供职业病防护设备设施与防护用品的效果评价

 

57.建设项目包括.A B C D.

A.新建项目.

B.扩建项目.

C.技术改造及技术引进项目.

D.改建项目

 

58. 职业卫生评价包括.A B C.

A.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B.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C.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D.监督评价

 

59.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单位是.A.

A.用人单位.

B.职业卫生监督机构.

C.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

D.劳动者

 

60.职业病防治法通过了几次修订. 

A.1.

B.2.

C.3.

D.4

 

61.选择类比工种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有.A B C D.

A.基本相同或相似的原辅材料.

B.基本相同或相似的生产设备.

C.基本相同或相似的生产规模.

D.基本相同或相似的生产工艺

 

62.类比企业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 A B C D.

A.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和人员及管理制度.

B.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及个人防护用品.

C.应急救援设施及预案.

D.职业健康监护

 

63.类比企业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A B C D.

A.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和人员及管理制度.

B.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及个人防护用品.

C.职业健康监护.

D.应急救援设施及预案

 

64.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方法主要有.A C D.

A.检查表法.

B.类比法.

C.检测检验法.

D.现场调查法

 

65.用人单位应当采取下列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A B C D.

A.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

B.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C.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

D.建立、健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

 

66.职业病危害因素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因素,包括.A B D.

A.化学因素.

B.物理因素.

C.社会因素.

D.生物因素

 

67.作业场所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A B C.

A.生产工艺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B.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C.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D.心理因素

 

68.属于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是.ABCD.

A.劳动组织和劳动休息制度不合理.

B.劳动时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如视力紧张等.

C.劳动中过度精神(心理)紧张.

D.劳动强度大,劳动安排不当,不能合理地安排与劳动者身体状况相适应的作业

 

69.生产性粉尘的理化特性与吸尘器有关的包括.A B C D.

A.化学组成.

B.分散度及溶解度.

C.形状与硬度.

D.荷电性、爆炸性

 

70. 化学性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分为.A B C.

A.PC-TWA.

B.MAC.

C.PC_STEL.

D.峰值

 

71.下列噪声控制措施当中,从噪声的传播途径上着手,对噪声进行治理的有.A B D.

A.房间内表面镶饰吸声材料.

B.建隔声间,使工人在隔声间内操作.

C.设法提高产生噪声的设备的加工精度.

D.高噪声设备加隔声罩

 

72.常用的隔热方法主要有.A B.

A.热绝缘.

B. 热屏挡.

C.通风.

D.局部降温

 

73.化学毒物的净化措施主要有.A B D.

A.燃烧净化法.

B.冷凝净化法.

C.掩埋净化法.

D.吸附净化法

 

74.对(  )用人单位应当进行经常性的维护、检修,定期检测其性能和效果,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不得擅自拆除或者停止使用.B C D.

A.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设备.

B.职业病防护设备.

C.应急救援设施.

D.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75.密闭罩不包括.A B C.

A.局部密闭罩.

B.整体密闭罩.

C.大容积密闭罩.

D.通风机

 

76.除尘器按应用途径分为.A B C D.

A.机械除尘器.

B.电除尘器.

C.过滤除尘器.

D.湿式除尘器

 

77.自然通风的作用压力是利用空气中.A B C.

A.风压.

B.热压.

C.密度差.

D.电压

 

78.通风除尘系统风道的设计计算中运用了以下哪些参数.A B C D.

A.风道有效截面积.

B.控制风速.

C.风量、风道长度.

D.平均风速

 

79.应急救援设施包括.A B C D.

A.检测报警装置、个人剂量计.

B.冲淋洗眼器紧急处置装置.

C.现场紧急处置设施.

D.通信设施

 

80.报警装置警报值设置有.A B C.

A.预报值.

B.警报值.

C.高报值.

D.检测值

 

81.警示线分.A B C.

A.红色.

B.黄色.

C.蓝色.

D.白色

 

82.对于化学物质的灼伤应争分夺秒进行抢救,正确的方法有.A B D.

A.用清洁水冲洗创面半个小时左右.

B.用清洁水冲洗后使用中和剂.

C.直接用消毒纱布、干净手帕等包扎以免细菌感染.

D.快速送往医院

 

83.个人防护用品包括.A B C D.

A.头部防护用品.

B.呼吸防护用品.

C.躯体防护用品.

D.四肢防护用品

 

84.对个人防护用品的评价时,评价的内容应包括.A B C D.

A.个人防护用品的发放制度和发放标准.

B.个人防护用品的配戴情况.

C.个人防护用品是否有安全卫生许可证号.

D.个人防护用品的防护因素

 

85.某耳塞为广州劳动用品有限公司的产品,其SNR值为28dB,某防尘口罩为某公司产品,半面罩。工人工作时若能正确配戴,以下关于它们的防护效果叙述正确的是.A  C.

A.耳塞的降噪效果为16.8dB,防尘口罩指定防护因数(APF)=10,即可将空气中粉尘浓度降低10倍.

B.耳塞的降噪效果为28dB,防尘口罩指定防护因数(APF)=100,即可将空气中粉尘浓度降低100倍.

C.耳塞的降噪效果为16.8dB,防尘口罩指定防护因数(APF)=100,即可将空气中粉尘浓度降低100倍.

D.耳塞的降噪效果为28dB,防护口罩指定防护因数(APF)=10,即可将空气中粉尘浓度降低10倍

 

86.作业场所毒物浓度很高时最好选用.B D.

A.过滤式防毒面具.

B.隔离式防毒面具.

C.防毒服.

D.供气式防毒面具

 

87.关于热加工房,以下设计哪些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A B C.

A.其纵轴应与当地全年主导风向相垂直.

B.条件受限制时,其纵轴与当地全年主导风向的夹角不得小于45度.

C.厂房侧窗下缘距地面不应高于1.2m.

D.热加工厂房应设置天窗挡风板

 

88.自然疫源地的传染病的综合预防控制措施包括.A B C.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局部封闭

 

89.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 B C D.

A.可能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的有毒、有害的生产车间的布置应设置与相应事故防范和应急救援相配套的设施及设备,并留有应急通道.

B.高温热源应尽可能地布置在车间外当地夏季主导风向的下风侧;不能布置在车间外的高温热源应布置在天窗下方或靠近车间下风侧的外墙侧窗附近.

C.有毒有害气体或液体管道不得与消防洒水、应急冲淋管道并行.

D.厂房建筑方位应能使室内有良好的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相邻两建筑物的间距一般不宜小于二者中较高建筑物的高度

 

90.二级卫生特征车间工人储衣柜按照   计算. C.

A.班组最大人数.

B.全部人员.

C.工作班实际人数.

D.生产工人数

 

91.卫生用室分为.A B C D.

A.盥洗室、浴室.

B.更/存衣室.

C.妇女卫生室.

D.洗衣室

 

92.从事有毒物品作业的劳动者有权在正式上岗前从用人单位获得的材料是.A B C.

A.作业场所使用的有毒物品的特性,有害成分、预防措施、教育和培训资料.

B.有毒物品的标鉴、标识及有关资料.

C.有毒物品安全使用说明书.

D.职业中毒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

 

93.职业健康检查完整的档案记录应包括.A B C D.

A.报告单.

B.健康检查报告.

C.个体健康检查记录表格.

D.个体相关检查结果记录

 

94.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当包括. A B C D.

A.劳动者的职业病诊疗等有关个人健康资料.

B.劳动者的职业史.

C.劳动者的职业病危害接触史.

D.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95.职业病防治的方针是.A B.

A.预防为主.

B.防治结合.

C.控制职业危害.

D.综合治理

 

96.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未取得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质认可擅自从事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将处以().A B C D.

A.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撤职或者开除的处分.

B.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五千元的,并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C.违法所得五千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二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

D.责令立即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

 

97.国家对从事(  )等作业实行特殊管理. BD.

A.有毒.

B.高危粉尘.

C.强酸、强碱.

D.放射性

 

98.建立健全合理的职业卫生制度包括.ABCD.

A.预防性卫生监督.

B.职业卫生技术服务.

C.改革工艺过程.

D.制定和修订职业卫生安全标准

 

99.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履行职业病危害告知义务,应当通过以下方式.ABC.

A.通过劳动合同告知劳动过程中可能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危害程度、可能产生危害后果等内容.

B.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等内容.

C.在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的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D.在工作场所设置公告栏,公布所有劳动者健康检查结果等内容

 

100.职业卫生评价依据有哪些.A B C D.

A.法律.

B.法规、文件.

C.技术规范及标准.

D.行业标准

101.噪声对人体产生危害的程度与(   )有关。A B C D.

A.噪声强度.

B.暴露时间.

C.个体因素.

D.噪声的性质

 

102.电焊作业可能引起的疾病主要有。A B C D.

A.电焊工尘肺.

B.气管炎.

C.电光性眼炎.

D.皮肤病

 

103.我国规定的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有。A B C.

A.中暑.

B.潜涵病.

C.高原病.

D.航空病

 

104.职业中毒中,常见的重金属中毒有。A BD.

A.铅中毒.

B.镉中毒.

C.砷中毒.

D.汞中毒

 

105.尘肺病患者比较常见的并发症有。A B C.

A.肺结核.

B.支气管炎、肺炎.

C.心源性心脏病.

D.肺气肿

 

106.PTS是。B.

A.短时间暴露强噪声,使听阈上升10-15dB,脱离噪声接触后数分钟内可恢复正常.

B.较长时间暴露强噪声,使听阈上升超过15-30dB,脱离噪声接触后需数小时至几十小时才能恢复.

C.长期在强噪声环境中导致听力曲线在3000-6000Hz范围内出现V型下陷,双耳平均听力下降26-70dB.

D.长期接触强噪声引起听力曲线从低频到高频呈斜形逐步下降,双耳平均听力下降>70dB

 

107.硫化氢毒作用机理是。AD.

A.既影响氧的运输,又影响组织细胞利用氧.

B.只影响组织细胞利用氧.

C.肺通气量减少.

D.血液循环障碍

 

108.可能有苯的作业。AC.

A.制革.

B.电镀.

C.喷漆.

D.补牙

 

109.铅影响哪种。B.

A.细胞呼吸酶活性.

B.血红素合成酶活性.

C.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

D.胆碱酯酶活性

 

110.粉尘预防措施包括。A BD.

A.定期体检,早期发现矽肺患者.

B.通风处尘,湿式作业.

C.定期检修,防止气体泄露.

D.预防并发症

 

111.属于窒息性气体的是。AC.

A.硫化氢.

B.氮氧化物.

C.二氧化碳.

D.二氧化硫

 

112.苯影响的系统有。A  B C.

A.呼吸系统.

B.神经系统.

C.造血系统.

D.消化系统

 

113.粉尘采样的基本要求是。B C D.

A.采样时,采样人员不必要注意个体防护.

B.应满足工作场所有害物质职业接触限值对采样的要求.

C.应满足工作场所环境条件对采样的要求.

D.应满足职业卫生评价对采样的要求

 

114.定点采样采样点数目的确定。A B C D.

A.工作场所按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凡逸散或存在有害物质的工作地点,至少应设置1个采样点.

B.劳动者工作是流动的时,在流动的范围内,一般每10米设置1个采样点.

C. 一个有代表性的工作场所内有多台同类生产设备时,1—3台设置1个采样点;4—10台设置2个采样点;10台以上,至少设置3个采样点.

D.劳动者在多个工作地点工作时,在每个工作地点设置1个采样点

 

115.粉尘定点采样采样点的选择原则。A B C D.

A.选择有代表性的工作地点,其中应包括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劳动者接触时间最长的工作地点.

B.在不影响劳动者工作的情况下,采样点应尽可能靠近劳动者;空气收集器应尽量接近劳动者工作时的呼吸带.

C.在评价工作场所防护设备或措施的防护效果时,应根据设备的情况选定采样点,在工作地点劳动者工作时的呼吸带进行采样.

D.采样点应设在工作地点的下风向,应远离排气口和可能产生涡流的地点

 

116.粉尘采样方法具体有.

A.定点采样.

B.个体采样.

C.短时间采样.

D.长时间采样

 

117.采样对象范围内,不能确定接触粉尘浓度最高和接触时间最长的劳动者时,每种工作岗位个体采样的采样对象数量的确定.

A.劳动者数不足6时,全部选为采样对象.

B.劳动者数为7—9时,采样对象数为6.

C.劳动者数为10—14时,采样对象数为7.

D.劳动者数为15—26时,采样对象数为8

 

118.活性碳管常用来采集空气中的。A.

A.有机化合物.

B.无机化合物.

C.金属化合物.

D.粉尘

 

119.事故通风的风量宜根据工艺设计要求通过计算确定,但换气次数不宜<()次/h。A.

A.12

B.15

C.18

D.20

 

120.属于单纯窒息性气体的有( )。A.

A.二氧化碳

B.一氧化碳

C.硫化氢

D.氰化物

 

121.下列属于刺激性气体的是( )。C.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硫

D.氧气

 

122.预防苯中毒的根本性措施是( )。A

A.改革生产工艺,以无毒或低毒物质代替苯

B.作业环境定期监测 

C.通风排毒 

D.实施就业前和定期体检

 

123.急性苯中毒主要表现为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而慢性中毒主要为()系统的损害。C.

A.呼吸系统

B.消化系统

C.造血系统

D.泌尿系统

 

124.在生产过程中,控制尘毒危害的最重要的方法是()。A.

A.生产过程密闭化

B.通风

C.发放保健食品

D.加强抽风

 

125.评价毒物急性毒性大小最重要的参数,也是对不同毒物进行急性毒性分级的基础标准是()。D.

A.最小致死剂量

B.最大耐受剂量

C.绝对致死剂量

D.半数致死剂量

 

126.化学物中毒的特点哪一条是不正确的?C.

A.化学物中毒是一种全身损害性疾病。

B.不同的毒物中毒可有不同的靶器官。

C.凡是多系统、多器管损害就是中毒。

D.在同一环境中,同时或短时间内相继发生的类似综合症,要想到中毒的可能

 

127.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被诊断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几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A.

A.30日内

B.60日内

C.1年内

D.15日内

 

128.用人单位未按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时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C.

A.30日内

B.60日内

C.1年内

D.15日内

 

129.下列( )项,不是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时候应该提交的资料?D.

A.工伤认定申请表

B.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

C.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D.职工所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报告

 

130.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认为是工伤,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的,由()承担举证责任。C.

A.监管部门

B.职工

C.用人单位

D.职工近亲属

 

131.以下哪种情形不能认定工伤的情形?A.

A.醉酒或者吸毒的

B.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C.患职业病的

D.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132.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的劳动合同,应当载明有关保障从业人员劳动安全、防止职业危害的事项,以及依法为从业人员办理( )的事项。(C)

A.人身保险

B.第三方责任险

C.工伤保险

D.安全生产责任保险

 

133.在生产中,与生产过程有关而产生的粉尘,称为( )。A.

A.生产性粉尘  

B.无机性粉尘   

C.有机性粉尘   

D.混合性粉尘

 

134.生产性粉尘的危害程度与( )因素无关。D.

A.理化性质    

B.生物学作用   

C.防尘措施     

D.地域

 

135.( )措施是防治尘肺的根本措施。A.  

A.工程技术      

B.个体防护     

C.教育培训     

D.加大处罚

 

136.含游离二氧化硅10% 以上的粉尘,称为( )。A.

A.矽尘        

B.石棉尘      

C.电焊烟尘       

D.铸造尘

 

137.下列粉尘中,危害最严重的粉尘是()。D.

A.煤尘        

B.石墨尘      

C.水泥尘       

D.矽尘

 

138.造船厂、锅炉厂中密闭场所作业的电焊工最易发的职业病是()。C.

A.铝尘肺      

B.石棉肺      

C.电焊工尘肺     

D.铸工尘肺

 

139.矽尘导致的职业病称为()。A.

A.矽肺        

B.石棉肺      

C.电焊工尘肺      

D.其他尘肺 

 

140.煤矿的采煤工、选煤工、煤炭运输工最易发的职业病为()。D.

A.矽肺        

B.石棉肺      

C.电焊工尘肺      

D.煤工尘肺

 

141.尘肺是由于吸入生产性粉尘引起的以肺的()为主的职业病 。A.

A.纤维化    

B.水质化      

C.硬化    

D.石化

 

142.为防止有害物质在室内逸散,应优先采取的措施是()。B.

A.全面通风    

B.局部排风     

C.屋顶通风     

D.个体防护

 

143.陶瓷生产过程中最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是()。D.

A.噪声        

B.振动      

C.毒物      

D.粉尘

 

144.玻璃厂在原料粉碎、筛分、运输配料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矽尘,工人长期吸入高浓度矽尘可引起()。B.

A.中毒        

B.矽肺       

C.中暑     

D.职业性哮喘

 

145.靠近声源的场所,采用()措施,通常而言不会取得理想的降噪效果。A.

A.吸声       

B.隔声      

C.减振      

D.阻尼降噪 

 

146.车间内噪声源数量较多,而且声源在车间内分布得较为分散时,宜采取()的方式降低噪声。C.

A.隔声间       

B.隔声罩      

C.吸声处理     

D.消声器

 

147.在各种噪声控制工程技术措施中,吸声措施一般可取得()dB的降噪效果。B.

A.1~3         

B.5~12      

C.12~15       

D.15~20

 

148.通风除尘是控制()的一种方法。B.

A.粉尘产生     

B.粉尘产生源      

C.抑制扬尘     

D.粉尘吸入 

 

149.下列不属于通风除尘系统的组成系统的是()。D.

A.吸尘罩        

B.除尘器       

C.风管和风机       

D.滤袋 

 

150.下列不属于全面通风除尘的适用条件的是()。B.

A.现场粉尘浓度低          

B.现场粉尘浓度高

C.粉尘原点分散            

D.局部通风除尘难以达到效果

1.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它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

 

2. 用人单位应当优先采用有利于防治职业病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逐步淘汰职业病危害严重的技术、工艺、设备、材料。√

 

3. 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类别一般分为严重的职业病危害项目、一般的职业病危害项目和轻微的职业病危害项目。×

 

4. 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要求,严格遵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落实职业病预防措施,从源头上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 √

 

5. 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单位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应当开展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和控制效果评价工作。×

 

6.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采样时间一般为15min,最高容许浓度的采样时间一般不低于15min。×

 

7. 一个有代表性的工作场所内有多台同类生产设备时,1-10台设置1个采样点;10台以上,至少设置2个采样点。劳动者工作是流动的,在流动的范围内,一般每20米设置1个采样点。×

 

8. 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所需费用应当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9. 职业禁忌:是指劳动者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职业病危害和罹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从事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他人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疾病的个人特殊生理或者病理状态。√

 

10. 职业病危害评价:对建设项目或用人单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接触水平、职业病防护设施与效果、相关职业病防护措施与效果以及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的健康影响情况等做出的综合评价。√

 

11. 职业病危害程度:从事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接触某一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有害性与接触水平的组合。×

 

12. 职业病危害作业: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作业岗位或工作场所)可能接触到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

 

13. 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害性:职业病造成从事其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导致职业病或其它健康影响的能力。×

 

14. 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水平:从事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接触某种或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者强度。 √

 

15. 职业病防护设施: 是指消除或者降低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者强度,预防和减少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的损害或者影响,保护劳动者健康的设备、设施、装置、构(建)筑物等的总称。√

 

16. 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建设项目完工后、竣工验收前,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接触水平、职业病防护设施与措施及其效果等做出的综合评价。√

 

17. 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对用人单位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接触水平、职业病防护设施及其他职业病防护措施与效果、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的健康影响情况等进行的综合评价。√

 

18. 评价单元:根据建设项目或用人单位的特点和职业病危害评价的要求,将建设项目或用人单位的生产工艺、设备布置或工作场所划分成若干相对独立的部分或区域。√

 

19. 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估:对由职业病危害因素导致职业病危害发生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的评估。√

 

19. 卫生标准:为实施国家卫生法律法规和有关卫生政策,保护人体健康,在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对涉及人体健康和医疗卫生服务事项制定的各类技术规定。√

 

20. 职业接触限值: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长期反复接触,对绝大多数接触者的健康不引起有害作用的容许接触水平,是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接触限制量值。化学有害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包括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和最高容许浓度三类,物理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包括时间加权平均容许限值和最高容许限值。√

 

21.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h工作日、48h工作周的平均容许接触浓度。×

 

22.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在遵守PC-TWA前提下容许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

 

23. 最高容许浓度(MAC):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有毒化学物质均不应超过的浓度。√

 

24. 全年(夏季)最小频率风向:全年(或夏季)各风向中频率出现最多的风向。×

 

25. 噪声作业:存在有损听力、有害健康或有其他危害的声音,且8h/d或40h/w噪声暴露等效声级≥85d(A)的作业。×

 

26. 应急救援设施:在工作场所设置的报警装置、辐射剂量测量设备、个人剂量监测设备、现场急救用品、洗眼器、喷淋装置等冲洗设备和强制通风设备,以及应急救援使用的通讯、运输设备等。√

 

27. 个体防护用品:又称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指劳动者在劳动中为防御物理、化学、生物等外界因素伤害而穿戴、配备以及涂抹、使用的各种物品的总称。√

 

28. 职业健康监护:是以预防为目的,根据劳动者的职业接触史,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医学健康检查和健康相关资料的收集,连续性地监测劳动者的健康状况,分析劳动者健康变化与所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关系,并及时地将健康检查和资料分析结果报告给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本人,以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保护劳动者健康。职业健康监护主要包括职业健康检查、离岗后健康检查、应急健康检查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等内容。职业健康检查包括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健康检查。√

 

29. 职业病的分类和目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制定、调整并公布。×

 

30. 职业病的分类和目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制定、调整并公布。×

 

31. 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范围以建设项目实施的工程内容为准。对于改、扩建和技术引进、技术改造的项目,不应包括有关的利旧内容。×

 

32.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工作一般可分为: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报告编制三个阶段。√

 

33.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的目的是明确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程度以及职业病防护设施的效果等,并为政府监管部门对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验收以及建设单位职业病防治的日常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34. 职业病危害评价目的是:贯彻国家有关职业卫生方面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在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控制和消除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35.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的目的是明确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程度以及职业病防护设施的效果等,并为政府监管部门对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验收以及建设单位职业病防治的日常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36. 工作场所空气中的苯、甲苯、二甲苯可用微孔滤膜采集。×

 

37. 事故性监测应监测至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低于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时为止。×

 

38. 《职业病目录》中,尘肺指包含矽肺及金属尘肺在内的13种尘肺。

 

39.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在评价阶段应完成的工作是:工程分析、职业卫生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性定量分析与评价。×

 

40. 粉尘采样位置选择在接近操作岗位的35cm呼吸带高度。 ×

 

41. 国家标准中规定的粉尘分散度的测定方法包括滤膜溶解法和沉降法。√

 

42. 焦磷酸重量法测定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时,焦磷酸溶解硅酸盐时的温度不得超过200℃。×

 

43.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的评价方法包括:风险评估法、类比法、检查表分析法等。√

 

44. 噪声检测声级计的要求为:1型及以上,具有A计权及F档。×

 

45. 紫外线的测量应测量操作人员面、眼、肢体及其它暴露部位。√

 

46. 炎热季节的高温辐射,寒冷季节因窗门紧闭而带来通风不良均属于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47. 粉尘分散度越高→在空气中存留时间长→被机体吸收的机会就越多。√

 

48. 经皮肤吸收是毒物进入人体最常见和主要的途径. ×

 

49. 呈气体、蒸汽、气溶胶(粉尘、烟、雾)状态的毒物均可经呼吸道进入人体。√

 

50.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指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4小时/工作日、40h/工作周的平均容许接触水平。×

 

51. 有害物质空气检测,检出限由方法和仪器决定,最低检出浓度由方法定量下限和样品采集体积决定。√

 

52. 急性二甲基甲酰胺中毒可导致中毒性肝病和出血性膀胱炎。×

 

53. 石棉肺的基本病理改变有矽结节和肺间质弥慢性纤维化。×

 

54. 职业性中暑是因为散热障碍,体温调节紊乱所致。√

 

55. 石棉纤维可以导致肺癌和胸膜间皮瘤,两者都属于法定职业性肿瘤。√

 

56. 爆震性耳聋与噪声聋一样具有双耳对称的特点。×

 

57. 精确测量车间空气中毒物的浓度,即可准确反映机体的接触水平。×

 

58. 把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超过5%粉尘作业称之为矽尘作业。×

 

59. 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是衡量车间空气污染程度的卫生标准,但它不是安全与否的绝对界限。√

 

60. 棉尘病是我国法定职业病中尘肺的一种。×

 

61. 声级≥3dB(A)的噪声为非稳态噪声,持续时间≤0.5s,间隔时间>1s,声压有效值变化≥30dB(A)的噪声为脉冲噪声。×

 

62. 用人单位应当优先采用有利于防治职业病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逐步淘汰职业病危害严重的技术、工艺、设备、材料。√

 

63. 采取通风的方法将逸散的毒物排出,是预防职业中毒的一项根本性措施。×

 

64. 屏蔽高频电磁场辐射源时,选用的材料最好是铜材。√

 

65. 工业企业选址应避开自然疫源地,对因建设工程需要不能避开的,不需采取相应的措施。×

 

66. 在同一工业区内布置不同卫生特征的工业企业时,宜避免不同有害因素产生交叉污染就可以。√

 

67. 为保证车间内良好的通风和自然换气,使用有机溶剂的工作场所不宜过于狭窄,厂房的高度应不低于3.2m,人均面积不少于4.5m2,人均占有容积不小于15 m3为宜。√

 

68. 特殊高温作业,热辐射强度应小于700W/m2,室内气温不应超过26℃。×

 

69. 热加工厂房的开口部分应位于夏季主导风向的迎风面,各翼的纵轴与夏季主导风向呈0-45度夹角。×

 

70. 采取除尘八字方针的方法将粉尘排出,是预防尘肺病的一项根本性措施。×

 

71. 粉尘密度对除尘设备的性能影响很大。对于重力、惯性力以及离心力除尘器,这种影响最为明显。对于除尘设备,粉尘的容积密度越大,分离捕集越困难,而且一次扬尘的机会也越少。√

72. 重力沉降室、旋风除尘器、袋式除除尘器、静电除尘器这些除尘器属于干式除尘器。×

 

73. 重力沉降室原理是使含尘气体中的尘粒借助重力作用自然沉降而将其分离捕集的一种除尘装置。√

 

74. 全面通风 是对整个工作场所进行通风换气。一方面是通过清洁空气冲淡、稀释、置换、挤压等作用,降低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同时不断把污染的空气排至室外,以维持整个工作场所范围内的空气环境质量,使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符合职业接触限值。√

 

75. 要使全面通风发挥其应有作用:首先要根据工作场所用途、生产工艺布置、有害物散发源、位置及特点、人员操作岗位和其他有关因素合理的组织气流。然后根据计算和实际调查资料取得有害气体散发量数据,确定合适的全面通风换气量。√

 

76. 全面通风主要是用于有毒有害物质的扩散不能控制在局部范围的工作场所。√

 

77. 送风口和排风口的相互位置,一般有下送上排、上送下排及上送上排三种形式,每种形式中,送、排风口又可布置在工作场所同侧或对侧。√

 

78. 集送集排方式是将送风和吸风口同侧布置,,采用喷口集中以高速度、大风量射出。√

 

79.  槽边吸气罩是专门用于各类工业池、槽上(如酸洗槽、电镀槽、盐浴炉池、油垢清洗池等)的一种局部排风装置。它是利用安装在工业池、槽边缘一侧、两侧或整个周边的条缝吸气口,在槽面上造成一定的横向气流,将槽内散发的有害气体或蒸气吸走。. √

 

80. 槽边吸气罩可分为单侧、双侧或周边形(环形)三种。√

 

81. 排毒柜是一种局部排气装置,属于密闭罩,柜上设有开闭自如的操作孔和观察孔,柜内抽风,造成负压。用于化学实验室、电子仪表生产厂、医用仪表厂、温度计厂的某些工序以及小件喷漆作业等常使用这种柜形吸气罩。√

 

82. 排毒柜在冬季,室内无机械进风而又关闭门窗时,只靠透过门窗缝隙的无组织进风,因进风阻力大对排毒柜的排风影响很大。此时工作口风速分布不均匀致使抽气不足,工作口平均风速约比门窗开启或其他有组织进气时减少25%~30%。故在使用排毒柜时,最好不以无组织进风方式补偿排毒柜的通风。√

 

83. 当发生源散发有害物且散热量较大时,为热过程,此时伞形排气罩将热致诱导气流量“接受”并全部排走。因此,有冷过程伞形排气罩与热过程伞形排气罩之分。√

 

84. 排气罩罩口风速的分布与罩体的扩张角有关。扩张角越小,罩口风速分布越均匀。但扩张角过小,为使罩面适应有害物发生源形状并具有足够面积,伞形罩罩体会过高,既耗费钢材,又为车间建筑高度所不允许。在一般情况下,伞形排气罩扩张角应小于60℃、大于45℃为宜,以保证其排气效果和实用性。 √

 

85. 在进入密闭空间作业前,为消除或者控制所有存于密闭空间内的职业病有害因素,应采取净化、通风等措施,对密闭空间充分清洗。√

 

86. 事故性监测应监测至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低于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时为止。×

 

87. 保证车间内良好的通风和自然换气,使用有机溶剂的工作场所不宜过于狭窄,厂房的高度应不低于3.2m,人均面积不少于4.5m2,人均占有容积不小于15 m3为宜。√

 

88. 有可能泄漏液态剧毒物质的高风险作业场所,应专设泄险区等应急设施。√

 

89. 按照《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的要求,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工业企业应制定应对突发职业中毒的应急救援预案。×

 

90. 对接触职业危害的从业人员,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从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生产经营单位及从业人员共同承担。√

 

91. 职业健康监护主要包括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等内容。√

 

92. 医疗卫生机构发现疑似职业病病人时,应当告知劳动者本人并及时通知用人单位。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及时安排对疑似职业病病人进行诊断。×

 

93. 用人单位不但要组织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进行上岗前和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检查,在离岗时也要组织职业健康检查。√

 

94. 职业健康检查应当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

 

95. 上岗前健康检查的对象不包括转岗到该工种作业岗位的人员。√

 

96.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 188)规定了职业健康检查个体体检结论为目前未见异常、复查、疑似职业病、职业禁忌证、其他疾病或异常5种。√

 

97. 职业健康检查机构有义务按统计年度汇总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时将汇总资料和患有职业禁忌症的劳动者名单报告用人单位及其所在地县级以上卫生监督机构。√

 

98. 职业健康检查包括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三类。√

 

99. 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经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

 

100. 用人单位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制订本单位的职业健康监护工作计划。√

 

101. 用人单位发生分立、合并、解散、破产等情形的,应当对从事接触职业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进行健康检查,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妥善安置职业病病人。√

 

102. 职业病诊断必须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凡是已经颁发国家诊断标准的职业病,在诊断时必须严格参照执行。√

 

103. 职业健康检查是医学筛选过程,通过健康评价检出疑似职业病患者和职业禁忌患者,达到预防为主和早期诊断的目的。√

 

104. 我国政府自建国初期就明确了职业病患者享受工伤待遇,对于国家颁布的社会保险法规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仍未能康复的职业病患者,需要根据必要的医学检查结果进行致残程度鉴定。√

 

105. 按照新修改的职业病防治法有关规定,申请职业病诊断的劳动者如果不能提供职业史,诊断机构可不予受理。√

 

106. 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医学观察期间的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107. 用人单位应当优先采用有利于防治职业病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逐步淘汰职业病危害严重的技术、工艺、设备、材料。√

 

108. 指令性标识的背景色为蓝色,标示图及外圈均为白色,安全色至少要覆盖总面积的50%。√

 

109. 高温作业分级,按照工作地点WBGT指数和接触高温作业的时间将高温作业分为四级,级别越低表示热强度越大。×

 

110. 《告知卡》是针对某一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劳动者危害后果及其防护措施的提示卡。√

在线客服
电话咨询
招生:023-68803775
综合:023-68584473
电话咨询
在线考试
证书查询
APP下载
安卓苹果APP下载
微信号
扫码添加客服